柠檬|《书的使用法》:书是一碗药,喝下它,静待毒性在体内慢慢发作

柠檬|《书的使用法》:书是一碗药,喝下它,静待毒性在体内慢慢发作

文章图片

柠檬|《书的使用法》:书是一碗药,喝下它,静待毒性在体内慢慢发作

文章图片


花3天时间 , 终于断断续续地看完了日本作家出口明治的《书的使用法》 。

为什么想看这本书呢?
原因是一直自诩喜欢阅读的我 , 总是边看边忘 , 并且不知道一直以来自己对书的使用法是否正确 , 不知道自己对书的选择是不是对的 。
刚好这本书提到了关于书的选择、书的使用等内容 , 我觉得它应该对我的阅读以及选书有帮助 , 于是在一个下雨的午后 , 我开始了这本书的阅读 。
这本书只有210页 , 包含序言的话 , 也不超过215页 , 按理说应该读得很快 。
其实一开始我也很想快速阅读 , 但越往下读 , 我越像是被这本书下了毒 , 我觉得本书的作者就像个老朋友一样一直耐心地把他的阅读经验讲与我听 。
我在他的经验里对他选书的方法、读书的态度感动 , 我对他在书中提到的一些观点特别赞同 。
读到28页的时候 , 我在书的扉页写下一行字:
这真是一本好书 , 别看书名那么硬、那么工具化 , 但内容却那么温柔和生活化 , 这本书从有到尾都是自带香气的 。


书是一个人获取修养的重要工具
看《书的使用法》 , 我发现 , 有一个词始终贯穿整本书——修养 。
什么是修养?
百度百科上给出了至少6种解释 , 其中比较好理解的解释是指培养高尚的品质和正确的待人处世态度 , 以及思想、理论、知识、艺术等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
这个词最早是出现在唐吕岩 , 也就是吕洞宾的《忆江南》中 , 词道:“学道客 , 修养莫迟迟 , 光景斯须如梦里 。 ”
意思是指有心求学问道之人 , 修习提高不能一拖再拖 , 时间不等人 , 就像梦境不能长久一样 。
这个解释 , 其实和出口明治在《书的使用法》里的主张很像 , 他提出:
修养是人对渴求知识的精神态度;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 , 掌握作为思考材料的信息;是一个人学会独立思考的重要途径 。
那么 , 我们应该如何获取修养呢?
书中给出的方法有三个:与人交流 , 读书 , 旅行 , 并把这三种方法称为“三智” 。
那是不是三种方法的位置都一样呢?
并不 , 作者主张 , 一个人要想真正获取修养 , 读书且读古经典籍是最佳选择 。 而与人交流和旅行 , 都只能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
为什么呢?
当然是“取法其上得其中”啊 , 而书就是我们要取的“上法” , 它有5个优势:
一、阅读古经典籍 , 准确率较高 。
一是因为古经典籍属于“历史、哲学、思想、科学等人类创造和追求的知识成果 , 是被全世界的人不断阅读并流传至今的书籍” , 也就是说 , 古经典籍汇集的都是一个作者思想的精华 , 并且这种思想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现实的实践的;
二是因为经历了漫长的历史的洗礼 , 被人们精挑细选地流传下来的古经典籍 , 毫无疑问是优秀的 , 历经多年仍然被许多人阅读的书 , 里面一定有极其普遍的 , 涉及事物本质的内容 。
阅读古经典籍 , 我们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多角度、多维度看世界 , 这比我们躲在某个角落自己专研好太多 。
二、花费的成本与时间都很少 。
作者提出:与人交流需要花费时间和金钱 , 书与人和旅行相比 , 相加比显然更高 。
比如你想去北京见主席 , 你买了机票飞到了天安门 , 但在那里等上一两个月 , 每天去天安门参观 , 见到主席的几率几乎为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