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感受100次生死……安宁疗护:最后的温暖相伴,让离别不再冰冷

生和死 , 是永远无法沟通的两个世界 。
在这里感受100次生死……安宁疗护:最后的温暖相伴,让离别不再冰冷】所以 , 由生到死的这个过程 , 才显得那么意义重大 。
生命的最后时光 , 更需要陪伴 。
在这里感受100次生死……安宁疗护:最后的温暖相伴,让离别不再冰冷
文章图片
胡丹莹在病床边为老人轻声哼唱 。
陪伴是最好的告别
“我还记得第一位服务的老人 , 是位百岁的奶奶 。 ”
驻院医生判断 , 老人的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 。 家属同意之后 , 刚刚毕业的杭州小姑娘胡丹莹对老人开展了安宁疗护服务 。
从开始服务到老人离世 , 1995年的胡丹莹 , 陪着这位百岁老人度过了生命的最后三个多月 。
“我们的主要工作就陪伴老人 , 并且减轻老人的痛苦 。 ”胡丹莹会采用一些芳香疗法、音乐疗法 , 让老人的身体处于一个愉悦的环境 , “我们会给奶奶用桂花味、柠檬味的精油 , 虽然奶奶不会讲话 , 但是她有时候会朝着我们笑一下或是发出简单的音节 , 就知道奶奶觉得舒服了一些 。 ”这个过程中 , 老人的家属也一直守在身边 , “每天我们在服务的时候 , 老人的女儿都会和我们聊一些她妈妈年轻时的故事 , 比如妈妈喜欢做什么、听什么样的歌 , 和她们一起做过什么 , 我们也会一起给老人放她最爱的歌 。 ”当看到老人嘴角或者眼角微动 , 就知道老人能感受有人守护陪伴着她 。
这是她第一次接触死亡 , 三个多月的陪伴 , 虽然知道老人最终会离开 , 但总期盼着奇迹发生 , 或者希望老人可以多留一些时日 , “当天是夜里了 , 女儿刚刚离开 , 老人就走了 。 当女儿们赶来的时候 , 最后的一刻的遗憾成为了满溢眼眶的泪水 。 ”
不过 , 也正是有了安宁疗护的过程 , 老人的女儿们早已做好准备 , 没有过分的悲伤 , “老人送走的时候 , 两位女儿都表示老人最后的时光没有遗憾 , 还和我们一一道谢 。 后来 , 她们也专门来院里表达感谢 。 ”
收到家属的肯定 , 对初入职场的胡丹莹来说 , 是莫大的鼓励 。
在这里感受100次生死……安宁疗护:最后的温暖相伴,让离别不再冰冷
文章图片
胡丹莹(左)和同事一起安慰病痛中的老人 。
习惯了生离死别 , 但最怕猝不及防的离开
生前预嘱、遗嘱见证、老人心愿达成、老人情绪和心理状况的维护、老人及家属正确死亡观树立……无论是做社工还是安宁疗护 , 胡丹莹都需要从头学起 , 边干边学 。
和团队里的所有成员一样 , 每天胡丹莹都会思考 , “我们能为生命末期的老人做些什么?”
也可能是因为院里的老人年岁都大了 , 经年累月间 , 绝大多数家属都已经准备好迎接离别的时刻 , “家属最后的心愿都是譬如多翻翻身、放一些老歌等等的日常琐事 , 最后的时刻总是显得很平静 。 ”
加入安宁疗护团队两年来 , 胡丹莹已经服务了十余位老人 , 习惯了生离死别 , 有的老人第一天就走了 , 也有的老人挺过了几个月的观察期 , 最终奇迹康复 , “最怕的是老人猝不及防离开 , 这往往也是最难受的 。 ”
因为疫情的原因 , 绝大多数的家属都只能在院外等候 , 当送老奶奶的殡仪车开出大门 , 在大院门口短暂停留 , 所有的家属在道路两旁鞠躬送别 , “不知道是儿子还是女儿 , 可能因为没有见到老人最后一面的遗憾 , 特别伤心 , 这个场景深深刺激了我 。 在死亡的面前 , 我们能做的实在太有限了 。 ”
在这里感受100次生死……安宁疗护:最后的温暖相伴,让离别不再冰冷
文章图片
赵肖倩习惯了倾听 , 这也是一种安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