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治痒,先治血!中医养血止痒的方子,化解顽固荨麻疹,请你体会

荨麻疹|治痒,先治血!中医养血止痒的方子,化解顽固荨麻疹,请你体会

文章图片

荨麻疹|治痒,先治血!中医养血止痒的方子,化解顽固荨麻疹,请你体会

文章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 , 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 。 文中所述配伍、方剂 , 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 切勿盲目尝试 。 )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治疗学》、《中医病因病机学》、《中医方剂学》
你好 , 我是中医人 , 文君然 。
今天这篇文字 ,我想和你聊聊 , 中医应对荨麻疹的一则经验 。
来 , 这个医案故事 , 我劝你仔细读一读 。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 , 年45岁 , 医案记载姓赵 。
她从两年前开始 , 身上就反复出现暗红色的风团 。 什么时候发作呢?主要是下午 。 一旦发作 , 就伴随剧烈瘙痒 。

此人曾经到医院皮肤科看 , 说这是荨麻疹 。 经过一些药物治疗 , 虽然有所疗效 , 但是始终不尽人意 。
最近这一周以来 , 此人的症状开始加重了 。 一天之内 , 发作好几次 , 瘙痒难耐 。 怎么办?有人建议她去看中医 。 她答应了 。
刻诊 , 见患者浑身有暗红色风团 , 脉细数 , 舌红少津 , 口干 。 细问得知 , 患者近来睡觉的时候盗汗 , 而且手脚心发热 , 心头烦乱 。
在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 , 医家提笔书方一首 。 但见:
当归、白芍、熟地黄、首乌藤、黄芪、沙参、麦冬、地骨皮各15克 , 川芎、白蒺藜、荆芥、防风各10克 , 炙甘草、全蝎各6克 。
所有这些 , 水煎服 。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5剂之后 , 瘙痒感明显减轻 , 风团发作的次数开始减少 。
此后 , 原方又随证稍作加减 , 再服15级 , 患者症状完全消失 。 随访两个月 , 未曾复发 。
这是在2004年 , 于《实用中医药杂志》上刊发的验案 。 感兴趣的朋友 , 不妨去查看一下 。
现在 ,我说一下这里的道理 。
你记住啊 , 中医皮肤病理论中 , 此类荨麻疹啊 , 瘙痒症啊 , 都有同样的一个病因 , 这就是风邪 。 风邪致痒 , 这是千古定论 , 没啥好怀疑的 。

关键是 , 这个风邪 , 从哪儿来的 。
有的时候 , 风邪从外来 。 有的时候 , 风邪从内来 。
对上文医案里这个患者来说 , 显然 , 她身上的风邪 , 就从内而来 。
你看 , 此人脉象细数 , 舌红少津 , 同时又口干盗汗 。 手脚心发热 , 心头烦热 。 这一看 , 很明显 , 属于阴血不足啊 。 阴血不足 , 脉道不充 , 所以脉细 。 阴虚有热 , 所以舌红少津 。 津液亏少 , 所以口干 。 虚热迫津外出 , 所以盗汗 。 热邪扰及心肾二经 , 所以手脚心发热 。 心神被扰 , 所以心头烦热 。
阴血亏少的状态 , 会不会生风呢?当然会 。 阴血 , 就好比滋养全身的雨露 。 我们的身体没了阴血 , 就好比田野没了雨露 。 风沙走石 , 岂不是寻常事啊?故而 , 我们的身体在阴血不足的情况下 , 会生风 。

这个时候怎么办?滋养阴血、祛风止痒 。 其中 , 滋养阴血是重中之重 。
我们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
当归、白芍、熟地黄、首乌藤、黄芪、沙参、麦冬、地骨皮各15克 , 川芎、白蒺藜、荆芥、防风各10克 , 炙甘草、全蝎各6克 。
这个配伍里头 , 有大队养阴血之品 。 当归、白芍、熟地、沙参、麦冬、川芎 , 皆可以养血滋阴 。 养血必然养气 , 气旺则阴血自生 。 所以 , 用黄芪、炙甘草健脾补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