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岁老人:桌上1盘荤菜吃了60年,这种蔬菜我从来不吃( 二 )


黄庆顺说 ,
老人一直不喜欢吃反季节的蔬菜 , 说现在吃夏天的青菜 , 没有味道 。 愿意吃白菜、萝卜 , 天天吃也吃不够 。
102岁老人:桌上1盘荤菜吃了60年,这种蔬菜我从来不吃
文章图片
奶奶自己炒的小杂鱼
102岁老人:桌上1盘荤菜吃了60年,这种蔬菜我从来不吃】家族的人大多长寿
一家人性格都很好
“姥姥家是西湖镇范家庄村的 , 俺一个舅 , 两个姨 , 俺娘最小 。 俺舅和俺姨都没有了 , 现在就只剩下俺娘自己了 。 ”范伟兰奶奶的儿子黄庆顺介绍 , 母亲的家族是有长寿基因的 , 舅舅活到了90多岁 , 大姨活到了80多岁 , 二姨活到了90多岁 , 而姥姥也是活到了96岁才没有的 。
在他的记忆中 , 姥姥的脾气很好 , 舅舅 , 大姨、二姨的脾气也都很好 , 老人之所以长寿 , 除了遗传基因 , 好脾气也是很关键的 。 据他观察 ,
身边脾气不好的人 , 没有活岁数大的 。
黄庆顺说 , 母亲脾气也好 , 从小就没有打骂过他和姐姐 。 母亲为人也很好 , 村里的大人小孩她都噶胡(团结、相处、来往的意思) , 以前那些要饭的 , 耍把戏的 , 还有无家可归的 , 她什么人也噶胡 。 善良、朴实 , 经常行善行好 。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 , 那时候自己刚记事 , 曾有要饭的来家里要饭 , 锅里只有三个地瓜了 , 母亲看到要饭的面黄肌瘦 , 走路也没力气 , 她就从锅里拿了两个地瓜给了要饭的吃 , 自己却一天没吃饭 。 她就是这样 , 宁愿自己饿着肚子 , 也看不得别人受苦受累 。
102岁老人:桌上1盘荤菜吃了60年,这种蔬菜我从来不吃
文章图片
奶奶在穿针引线
“反正是生活比较有规律 , 早睡早起的 。
早上日头(太阳)出来那会 , 她就起床了 , 晚上睡得更早 , 日头(太阳)一落山她就上床睡觉了 。
俺娘一辈子没文化 , 也不会看表 , 她看时辰就是看日头(太阳) , 日头到哪了 , 她基本上看不差 。 如果阴天 , 她就看自己养的鸡 。 早上鸡打鸣 , 她就能知道几点了 。 ”黄庆顺介绍 , 母亲的生活起居 , 都是比较自然 , 从来不爱睡懒觉 , 平时根据日出日落的时间 , 起床、吃饭 , 休息 , 睡觉 。
“早以来(早日 , 以前)在生产队干活 , 人家叫干什么咱就干什么 。 我七八岁就裹了小脚 , 脚小干活也不利索 , 也干不了重活 。 ”范伟兰老人说 , 老社会的日子不如现在的日子好过 , 那时候生活不好 , 吃不饱饭 , 最困难的时候人都吃树叶子 , 吃树皮 , 吃草 , 家里人口多的 , 都饿毁了 。 现在生活好了 , 想吃什么就有什么 , 吃得好 , 穿得好 , 住得好 , 上边还发养老钱 , 还是现在这个社会好啊 。
“俺娘爱干活 , 闲不住啊 。 你看看她这不是把那个破旧的笸箩子 , 拿出来用布子在那缝啊 , 就像还要再活多少年似的 , 那年我心思扔了 , 她不让扔 , 说补补还能用 。 你看这不是快缝好了 。 ”黄庆顺说 , 家里曾经用过的粪筐、笸箩等农具 , 都坏了不能用了 , 母亲也不让扔掉 。 她找块破布子 , 用针缝补一下还能用 。
现在老人除了耳朵有点聋外 , 眼睛不花 , 穿针引线不在话下 , 她自己穿的衣服、鞋子、盖的被子 , 如果有地方坏了 , 老人自己就缝补上了 。
“平时 , 俺娘也比较热心 , 现在就是年龄大了没有找她帮忙得了 。 前些年 , 俺庄里有个红白喜事 , 她都是主动去帮忙 。 年幼的时候 , 她针线活好啊 , 给大闺女出门子棉被子、缝衣服 , 做枕头 , 给小孩缝衣服 , 还帮着做饭 , 什么也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