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张伯礼院士有一个习惯坚持了20年:每天走路7000步最好!

俗话说 , “每天走一走 , 活到九十九” 。 如果你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运动 , 而又想保持健康 , 你该怎么办?2022年1月1日 , 张伯礼院士在接受小圈采访时提到了自己坚持了20年的一个运动 , 那就是走路 。 张伯礼院士的走路养生秘诀是什么?哪些走路习惯不养身反伤身呢?怎样走路才正确呢?小圈这就带你去了解一下!
01
张伯礼院士坚持20年的养生秘诀
1月1日 , 张伯礼院士在接受小圈采访时说到 , 为了健康 , 他坚持做的一件事就是——每天走路7000步~8000步 , 而这个习惯他已经保持了20年之久 。
他指出 , 走路是对老人最好的运动 。 他建议老年人每天最好能坚持走路积累6000步~7000步 , 如果有时间 , 就多走几步 , 走得快一点 , 让心率稍微快一点 , 微微出汗是最佳状态 。
02
走路不对 小心走出一身病
一、走路的地方不对:爱在马路边走
街道是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 , 来来往往的车辆会排放出很多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 在运动时呼吸会加深、加快 , 如果运动时的环境是比较污浊的 , 吸入后对身体肯定是有害的 。
【时间|张伯礼院士有一个习惯坚持了20年:每天走路7000步最好!】二、走路姿势不对:低头含胸、弯腰驼背
如果走路时“弯腰驼背” , 长此以往 , 不仅达不到好的锻炼效果 , 反而会导致软组织的损伤 。
昂首挺胸走路时 , 全身七经八脉都跟着一起活动 , 而含胸、弯腰的走路姿势会让经脉得不到很好的舒张 , 身体得不到应有的供氧 。 脊柱弯曲还会反射到大脑 , 使人处于紧张状态 , 造成大脑过劳 , 影响夜间睡眠 。
三、走路准备不对:健步走前不热身
很多人觉得健走运动量不大 , 因此常常忽视了走之前的热身活动 。 很多人运动受伤 , 一个最常见的原因 , 就是没有做好热身运动等准备工作 。 这样身体突然快速进入运动状态 , 就很容易吃不消 。 此外 , 不热身的话 , 身体关节没打开 , 活动受限 , 锻炼效果也不好 。
四、走路的时间不对:天未亮就健步走
很多坚持晨练的人选择太阳出来前去健步走 , 认为这个时间既不会被太阳晒 , 而且能呼吸到比较清新且多氧的空气 。 其实 , 这个时间锻炼不利于身体健康 。
因为植物叶绿素只有在阳光的参与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 日出前没阳光照射到叶片上 , 一夜没有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附近 , 非但没有新鲜的氧气 , 反倒积存了大量二氧化碳 , 不利于身体健康 。
五、走路的时机不对:饭后立即就走
俗话说 , “饭后百步走 , 活到九十九” 。 但是这句话可能传递了一个错误的概念 , 尤其是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 , 饭后百步走可能还会导致危险 。
因为饱餐后 , 特别是高蛋白、高脂性饮食后 , 血液会更多地集中到胃肠部 , 加强消化功能 , 这时若从事剧烈运动会导致心肌供血不足 , 出现心肌缺血、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
因此提醒大家 , 餐后应休息半小时至一小时再去运动 , 有冠心病者尤应注意 。
03
坚持正确走法 才会功效加倍!
一、什么时间走?下午最好!
早晨六点到十二点是心脑血管事件高发阶段 , 晚上光线差 , 容易出现跌倒等意外损伤 。 所以 , 下午运动较好 , 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 。
二、每天走多少步最好?4000-7000步!
健康人每天的“走路量”至少4000步 , 这个活动量是基本的运动量 。 但要想达到促进健康、预防各种慢性病的作用 , 标准要提高到7000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