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蛎|走近中药:认识一下牡蛎,海鲜食物之外,理解它的“软坚散结”

牡蛎|走近中药:认识一下牡蛎,海鲜食物之外,理解它的“软坚散结”

文章图片

牡蛎|走近中药:认识一下牡蛎,海鲜食物之外,理解它的“软坚散结”

文章图片

牡蛎|走近中药:认识一下牡蛎,海鲜食物之外,理解它的“软坚散结”

文章图片

牡蛎|走近中药:认识一下牡蛎,海鲜食物之外,理解它的“软坚散结”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 作为一种滋补的海鲜 , 牡蛎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 , 并越来越受人们喜欢 。
尤其还是很多男性朋友 , 受市面上“牡蛎补肾”说法的影响 , 更是将其视为养生佳品 。

在大多数人眼里 , 牡蛎确实是一种美食 。 但您知道吗 , 它同时还是一味常用的中药 。 只不过 , 在中药里的身份就和“补肾”有很大区别了 。 今天 , 我们就一起来熟悉一下作为中药的牡蛎 。
中药里的牡蛎 , 其实只是牡蛎的外壳 , 也就是它表面的那层贝壳 。 从动物属性来说 , 它是牡蛎科动物长牡蛎、大连湾牡蛎或近江牡蛎的外壳 。
现代科学发现 , 牡蛎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磷酸钙及硫酸钙 , 以及一些其他有机物 , 这些物质有一定的免疫增强作用 , 以及抗酸、镇静、消炎等作用 。

由于属于质地坚硬的贝壳类 , 牡蛎入药时有两种炮制方法:

  • 一是生牡蛎 , 直接杵碎为末 , 重镇之力更强;
  • 二是煅牡蛎 , 用火煅红 , 淬以米醋 , 然后碾碎即可 , 收敛之力更强;
传统本草家认为 , 牡蛎的性味咸涩而微寒 , 能入肝、肾二经主要有平肝潜阳、软坚散结等作用 。
《汤液本草》认为 , 牡蛎主要入足少阴 , 咸能软坚 , 如果配合柴胡引经入厥阴 , 能消除胁下硬块;如果用大黄做引经药 , 能消除股间肿大;和地黄配伍 , 则能益精收涩、止小便;

《本草经疏》:(牡蛎)味咸平而微寒无毒 , 能入足少阴、厥阴、少阳三经 。 ……此药味咸气寒 , 入二经而除寒热邪气 , 则营卫通 , 拘缓和 , 而诸证无不瘳矣 。 少阴有热 , 则女子为带下赤白 , 男子为泄精 , 解少阴之热 , 而能敛涩精气 , 故主之也 。
总结历代医家对牡蛎的使用经验 , 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1、平肝潜阳:
在中药分类里 , 牡蛎被归纳为“重镇”类 , 所以 , 平肝潜阳其实是牡蛎最为重要的一种功用 。

由于它咸寒而质重 , 和石决明相近 , 功用也类似 , 常被用于各种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目眩 。
从中医辨证的角度看 , 牡蛎更适合水不涵木而致的阴虚阳亢证 , 常见有眩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等等 , 常和龙骨、龟板、牛膝等配伍 , 代表方剂有镇肝熄风汤;
但前辈先贤在一些热病后期也会用到牡蛎 , 由于火热之邪灼伤真阴 , 导致虚风内动 , 四肢抽搐等等 , 常与龟板、鳖甲、生地黄等配伍 , 代表方剂有大定风珠 。

2、软坚散结:
何谓软坚散结?也就是一些痰核、瘰疬、癥瘕、积聚等证 , 古代中医将其视为“结” , 多和痰饮瘀血有关 , 而牡蛎味咸 , 所以能软坚散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