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大连姑娘:“我要带着妈妈的肾好好生活”

“妈妈无私地把她的肾给了我,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她是最伟大的妈妈,我一定会珍惜这次机会……”
1月17日,大连姑娘小聪在大医二院接受亲体肾移植手术的第五天,与采访人员视频连线时她表达了对母亲的爱,目前母女俩均恢复良好,预计下周出院。据了解,此次手术由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完成,这是东北地区首例机器人辅助亲体肾移植术,标志着大医二院器官移植技术跨入了人工智能时代。
姑娘|大连姑娘:“我要带着妈妈的肾好好生活”
文章插图
独生女患尿毒症母亲毅然捐肾
小聪今年29岁,来自金州一户普通的农村家庭,毕业后在一家外资企业担任程序员,2014年,一次感冒发烧后,小聪出现了肉眼血尿,在医院被诊断为肾炎,此后一直用药治疗。2019年,小聪突然出现全身乏力、浮肿、血压升高的情况,到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尿毒症。
作为家里的独生女,小聪的病让全家人陷入了绝望。2年来,小聪一家辗转各大医院就诊,花费了大量金钱,而她的病情却不断加重,需要每周3次的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小聪饱受疾病折磨,在透析时常发生低血压,但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小聪晚上透析,白天咬牙坚持工作。母亲李云(化名)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坚持不懈地寻找救女儿的方法。
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有效手段,可找到匹配的肾源需要时间,小聪的身体每况愈下。“我的女儿才29岁,还有大把的人生,一定要救她!”50岁的李云萌生了割肾救女的想法。得知母亲的决定,小聪当即表示拒绝,“毕竟我已经这样了,不敢想象妈妈捐肾后需要承担的风险。”然而,李云态度坚决,她说服了家人,也让小聪知道,她的康复就是母亲最大的心愿,她应该努力活着。
姑娘|大连姑娘:“我要带着妈妈的肾好好生活”】幸运的是,经过检查,母女俩配型成功。在充分评估母女的身体情况后,大医二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王立明教授告诉她们,可以进行亲体肾移植。王立明教授介绍,每个人由左右两个肾,在正常情况下,捐出一个肾,另一侧肾也有能力代替其工作,维持终生。历经两个月的精心准备和伦理审查,小聪母女终于盼来了手术。
机器人“保驾”取肾切口不足10厘米
据王立明教授介绍,传统开放的活体供体取肾术需要在供肾者身上开约20厘米长的口子,对供肾者身体伤害较大,恢复时间较长,为最大程度保护母亲的安全,移植中心团队经过缜密的评估与讨论,决定采用达芬奇机器人进行取肾,将手术损伤尽可能降到最低。“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角度更灵活,能智能消除医生手部震颤,解剖更精细,对患者的创伤更小,出血更少,减少了并发症,加快了康复速度。”
姑娘|大连姑娘:“我要带着妈妈的肾好好生活”
文章插图
1月12日,机器人取肾手术和亲体肾移植手术同时进行,在泌尿外科团队配合下,医生在李云腹部开几个小孔,借助机器人机械臂的精准控制和高清的三维视野,精确无误地做了肾脏游离及血管分离等步骤,最后通过一个不足10厘米的切口顺利获取供肾。移植团队无缝衔接,立即对肾脏进行充分的冷灌注和修整,将肾脏的缺血时间压缩到最少。随后,母亲的肾脏缓缓移入女儿体内,经过精细的血管吻合,供肾血流恢复,尿液随之而出,手术十分成功!
术后,经过短暂的麻醉苏醒,母女转入器官移植中心监护室。不善言辞的小聪望着虚弱的母亲,眼眶充满了泪水,她说:“妈妈给了我两次生命,我要带着妈妈的肾好好生活,尽心孝顺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