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紧扣“寒湿”治新冠( 二 )


对于新冠病毒感染后的治疗 , 最根本应是“开达膜原”
问:平时 , 我们风寒感冒发烧后 , 常常捂着被子发点汗就会好 , 而对于新冠病毒引起的发热症状 , 这样能否奏效?
仝小林:有帮助 , 但并非完全有效 , 新冠病毒属于寒湿戾气 , 通过口鼻入侵机体 , 伏于膜原 , 膜原不属于表 , 也不属于里 , 居于表里之间 。
邪由膜原出表 , 或发于皮肤黏膜之表 , 类似于风寒感冒;或发于呼吸道黏膜之表 , 类似于风热感冒;或发于胃肠黏膜之表 , 类似于胃肠型感冒 。 发于某经 , 便为某经之证 , 可见恶寒、发热、体痛、咽痛等表证 。
但表证都是邪气外传的表现 , 而非邪气侵袭肌表的表现 , 这也是新冠与普通感冒的不同之处 。 因此 , 对于新冠病毒感染后的治疗 , 若仅用辛温解表法来解表发汗 , 则表证虽解 , 但膜原之邪并未祛除 , 可能会低热缠绵或间断发热或核酸转阴后复热等复杂情况;若仅用清热解毒法来解毒利咽 , 则咽痛等“热”症虽可以暂时缓解 , 但膜原之邪气会因寒凉药物而“冰伏” , 进而有引邪深入的风险 。
因此 , 看起来捂被子发汗能起一时之效 , 临床有的用辛温解表也皆可取效 , 但寒去湿仍存 , 邪仍停留在膜原 , 所以 , 最根本的治疗应该是“开达膜原” 。
问:那么 , 如何开达膜原?
仝小林:需要全面把握疾病态势(郁、闭、脱、虚) , 熟悉掌握戾气表里分传的路线和治法 , 通过“分消走泄”而治之 。
我推荐小达原饮(厚朴、槟榔、草果、生姜) , 其具有散寒化湿、辟秽化浊、开达膜原的功效 , 是治疗“寒湿疫”的基础方 。 初病之时 , 邪气尚微 , 外无症状 , 可直接用小达原饮治之 。 随着邪气渐盛 , 正邪相激 , 邪气会表里分传 。
对于体质强健者 , 邪气多外出走表 , 或走太阳经表 , 发为寒湿束表证 , 见恶寒、发热、体痛等症 , 小达原饮配合麻桂类方、荆防败毒散等主之;或走肺卫之分 , 发为寒湿郁热证 , 见咽干、咽痛等症 , 小达原饮配合防风通圣散、升降散等主之;或走少阳之分 , 发为邪郁少阳证 , 见口苦、咽干、目眩等症 , 小达原饮配合柴胡类方主之 。
对于体质怯弱者 , 邪多表里分传或深传入里 , 易趋转重 。 故体弱者之治 , 即使有表证亦需益气解表 , 可用小达原饮配合人参败毒散、麻黄附子细辛汤、附子理中丸等治之 。 邪气入里 , 多传入太阴 , 若郁手太阴肺 , 则发为寒湿郁肺证 , 而见咳嗽、咳痰、胸闷、气喘等症 , 散寒化湿方主之;若郁足太阴脾 , 则发为寒湿碍脾证 , 而见纳呆、腹泻、呕恶等症 , 小达原饮配合藿香正气散、藿朴夏苓汤等主之 。
起病忌用苦寒药物 , 缓解咳嗽重在温肺散寒
问:如果病情发展到危重症阶段 , 该如何治疗?
仝小林:寒湿疫发展到疫毒闭肺(重症)阶段 , 戾邪深入太阴 , 继生痰湿瘀热 , 终至疫毒闭肺 , 见发热咳嗽、喘憋气促、黄痰血痰、乏力倦怠等症 。 肺气闭阻 , 胃肠亦多不通 , 见恶心不食 , 大便不畅等症 。 子龙宣白承气汤主之 。
寒湿疫发展到喘脱(危症)阶段 , 咳痰喘促 , 呼吸窘迫 , 脉疾多汗 , 甚者二便失禁、厥脱、昏迷 。 破格子龙宣白承气汤主之 。
问:本轮疫情中 , 很多人出现了高热、咽痛、咳嗽等症状 , 该如何防治?
仝小林:一是起病忌用苦寒药物 。 新冠病毒感染后多以恶寒、发热起病 , 此时切勿过早且单独应用清热解毒类中成药 , 当首选风寒感冒类中成药 , 如散寒化湿颗粒、九味羌活颗粒等 。 同时搭配其他助汗方法 , 如葱姜水、温粥频服、高位泡脚、热水澡、电热毯等 。 如高热不退 , 可以合用物理降温和解热镇痛西药 , 有条件人群还可采用耳尖或大椎放血、刮痧等退热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