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床位不够、缺少医护、没有呼吸机,农村如何应对冲击?

医院|床位不够、缺少医护、没有呼吸机,农村如何应对冲击?


图/视觉中国
一个中专毕业的医生 , 负责着9个村、1400人的公共卫生与医疗需求 , 在疫情冲击潮到来之际 , 他的工具箱里只有几盒“999感冒灵颗粒”和30个抗原 , 这是乡村防疫的一个缩影 。
疫情三年 , 这里没有接诊过发热病人 , 没有储备药物 , 抗病毒药更是难以抵达这个偏远山区的农村 , 唯一一台制氧机是这位村医花三千多元购买的 。 与之相对的是 , 农村有着更多常年不做体检、基础疾病较多的老年人 , 且乡村生活有着更多的聚集活动、更薄弱的防护意识和更落后的信息渠道 。 疫情防控“放开”后 , 所有这些现状都指向了更为沉重的现实 。
距离我采访、写作《农村如何应对冲击?》已过去十多天 , 乡村里 , 新冠重症正在显现 。 12月末 , 河南东北部一个县医院的10张ICU病床已满负荷运转 , 县医院不断有从农村来的病人 , 但医院已无法收治或转诊 , 因为上级医院的ICU也满了 。
从医学视角看 , 新冠是一种呼吸道疾病 , 诊治并不难 。 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说 , 因肺炎引起的呼吸衰竭在临床上治疗是很成熟的 , 只要就诊比较及时 , 医生及时处理 , 进行吸氧 , 使用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 , 再严重还可以使用体外膜肺氧合仪(ECMO)等 , 有相当部分的患者可以好转 。
然而 , 受限于医疗水平和设备条件 , 乡村的新冠治疗是另一种局面 。 我了解的乡镇卫生院根本没有呼吸机和CT设备 , 遑论乡村 。 而在县级医院 , 即便是ICU , 配置呼吸机的床位也只有一半左右 , 因为在正常年份 , 基层多数的重症以慢阻肺、心血管等慢性病为主 。
床位不够、缺少医护人员、没有呼吸机和ECMO……乡村疫情正在引发关注 。 那些关于新冠病毒致病性已经大为下降的流行病学和病毒学结果 , 难掩疫情对农村的实际冲击 。
实际上 , 农村地区医疗资源和生命健康的挑战 , 并不仅仅是因为疫情 , 但无疑新冠大流行就像显影剂 , 放大了中国医疗体系中这一多年来一直存在的薄弱环节 。 与发达国家广泛可及的社区医疗不同 , 中国的医疗资源极不均衡地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 。 2009年医改以来 , 中国一直致力于强基层 , 然而 , 由于种种现实和相关的制度 , 医疗资源下沉未能实现 。
自2003年SARS以来 , 中国再次面临着本世纪最严峻的公共卫生事件 , 尤其是在农村这片令人忧心的战场 。
发于2023.1.9总第1076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杂志标题:农村抗疫缘何困难
【医院|床位不够、缺少医护、没有呼吸机,农村如何应对冲击?】记者:彭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