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防疫一线 平凡的他们日夜坚守无私奉献,是一个个防控“守门员”( 三 )


打开姚秀芝的手机相册 , 全是她需要在工作群里每天“打卡”的项目——“五张照片” , 负责医疗废物转院的工人是否穿戴整齐 , 打包好的废弃物 , 称重量、打印条码及工人是否走在指定的转院路线上……去年11月的疫情中 , 她一连9天没有回过家 。
从白天到黑夜 ,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院感部部长郭华要在各个科室“查漏补缺” , 到每个点位“添砖加瓦” , 帮不同的部门“牵线搭桥” , 还会收到来自全市同行的咨询 。 每天百余个各类问题 , 让她的两部手机就没停过 , “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和建议 , 能帮助各个有需要的单位织牢疫情防控网 。 ”
一年来 , 郭华能睡够、睡得安稳的夜晚屈指可数 , 高强度的工作之下 , 郭华每天的平均休息时间仅四五个小时 。
早在2020年1月 ,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党支部书记、科长杨磊 , 就主动取消休假 , 打消回重庆老家的念头 , 决定在岗位上“拼了” 。 在该院 , 院感科还承担着可疑病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数据收集报告、传染病报告、协调协助辖区疾控中心流行病学调查、病例实验室检测结果追踪、协助病例转运、指导清洁消毒和医疗废物处置、指导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等工作 。
去年11月的疫情来临时 ,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进入紧急状态 , 杨磊在医院熬了4个通宵 。 从杨磊的通话记录里就能看出 , 凌晨1点、凌晨2点、凌晨3点……每隔半小时至一小时都有工作电话找他 , 睡不安稳的夜晚却换来了工作对接的顺利 。 连续几日以来 , 群众到院进行核酸检测的质量和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 日常诊疗工作也平稳运行 。
在制度完善的背后 , 还需人来坚守 。 一个个院感医务人员 , 就像一个个医院的防控“守门员” 。
红星新闻采访人员 王拓 实习生 蒲婉莹
编辑 于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