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来临,这些安全事项要谨记

本文转自:闽北日报
冬季来临,这些安全事项要谨记
文章图片
冬季取暖要谨防低温烫伤
一氧化碳中毒
“冬天无论是围炉煮茶还是取暖 , 烧炭一定要在通风的空间里 。 医院接诊过的一氧化碳中毒病例 , 患者是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 , 来不及做出反应 , 就出现意识模糊 , 甚至昏迷 。 ”南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章剑元介绍说 , 一氧化碳经呼吸道吸入后 , 通过肺进入血液循环 , 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 , 它不仅会使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气的能力 , 还会抑制氧的释放和传递 , 由此造成机体急性缺氧的症状 。 建议市民朋友在家中煮茶用电磁炉为好 。 取暖可将炭火改成热水袋或电暖器 。
如果发现旁人一氧化碳中毒 , 应当尽快让患者离开中毒环境 , 并立刻打开门窗通风 , 让空气对流 。 患者应当安静休息 , 避免活动后增加氧的消耗量 , 加重心肺负担 。 有条件的可以给予吸氧救助 。 对神志不清的中毒患者 , 必须让患者平躺 , 解开衣扣和裤带 , 在短时间内检查病人的呼吸、脉搏情况 ,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 同时呼叫120急救服务 。
低温烫伤
冬季用炭火取暖容易引发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 使用其它物品取暖还得谨防低温烫伤 。 比如 , 一些长期卧病在床的老人 , 由于血液循环不理想 , 手脚冰凉 , 家人会用暖宝宝、电热毯、热水袋等物品为老人取暖 。 长时间接触温度超过体温的热源可能导致低温烫伤 。 使用电热毯时建议隔着床单 , 不直接接触皮肤 。 温度不要设置过高 , 可预热后关掉 , 不整夜使用 。 用热水袋取暖时 , 水温不宜过高 。 热水袋表面最好用布包裹 。
章剑元指出:“低温烫伤的患者 , 一般是晚上睡觉睡得比较熟 , 或者是皮肤感觉迟钝 , 皮肤长时间接触热源而没有发觉 , 发现后往往是很严重的程度了 。 ”低温烫伤常常发生在人体的下肢 , 如果皮肤与低温热源接触时间不长 , 仅仅是皮肤表面浅层受伤 。 如果低温热源持续作用 , 可能就会逐渐发展为真皮和皮下组织烫伤 。 低温烫伤如果处理不当或者不及时 , 会造成深部组织坏死 , 长时间都无法愈合 , 患者受伤后应当及时就医 。
烟花爆竹炸伤
鞭炮烧伤、炸伤多发生于手部和面部 。 如果受伤皮肤表面能看见异物 , 应立即取出后用干净的冷水冲洗 。 如果皮肤表面形成水泡 , 不建议挑破 , 也不要涂带有颜色的消毒药水或药膏 。 如果鞭炮炸伤眼睛 , 在伤势不明的情况下 , 不要用手揉眼睛 , 也不要掰开眼皮 , 检查眼球 , 更不要用水冲洗眼球 。 章剑元解释说 , 如果眼球有伤口 , 任何挤压眼球的动作都可能使得异物进入眼球 , 导致二次的伤害 , 造成不良后果 。 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 尽可能用清洁的纱布、布条或者纸巾遮盖眼部 , 这样是为了避免眼球的转动 。 然后 , 尽快到医院检查治疗 。
冬季来临,这些安全事项要谨记】(黄靓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