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美国哈佛医学院急诊室专家Gurley在《 Academic Emergency Medicine 》杂志上发表《避免后循环缺血性卒中误诊》一文。详细介绍了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症状、体征、神经影像学特点,强调了应该怎样进行问诊,提出了避免误诊的策略。对于急诊科、神经科和眩晕医学的临床工作者非常有参考价值。本文就其主要观点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述评。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误诊情况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占所有缺血性卒中的20%。其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包括头晕(含眩晕)、笨拙或平衡失调、视觉异常(复视、视野缺损、视觉模糊)、双侧瞳孔不等大、意识模糊、精神状态改变、呕吐、头痛和颈痛、言语及吞咽障碍、听力下降。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常被漏诊或延迟诊断,28%-59%的患者被漏诊。一项包含465例卒中患者的研究显示,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漏诊率为38%,而前循环缺血性卒中仅为16%。
导致后循环缺血性卒中误诊的因素
解剖变异:经典解剖显示,一对椎动脉起源于锁骨下动脉,上行穿过颈椎横突孔,在颅内汇合成基底动脉,基底动脉分支供应后循环血液,并经基底动脉环与前循环联通。椎动脉的经典解剖仅在50%的个体上出现,两侧主动脉汇合形成基底动脉后,仅有1/4在桥脑腹侧居中上行。绝大多数变异并无临床意义,有临床意义的变异包括:①Percheron动脉,指一根动脉支配双侧丘脑内侧,该动脉缺血可产生双侧丘脑内侧梗死,患者可出现明显的精神状态改变、记忆症状、精神症状、言语和眼动症状。②胎儿型大脑后动脉(fPCA),起源于前循环,所以同侧颈内动脉疾病在引发前循环症状时,可能引起后循环缺血性卒中。③椎动脉发育不良,在转头时优势侧椎动脉受压,即为旋转性椎动脉压迫综合征,引发后循环缺血,易导致同侧小脑发生梗死。④椎基底动脉过度弯曲,动脉扩张增粗伴血管过长和扭曲,会压迫颅神经。
不恰当的头晕问诊方法:传统的以头晕症状性质问诊的方法,即从询问患者“你的头晕是什么样的?”存在缺陷。推荐以时间和触发因素为线索的问诊方法,该方法在减少漏诊上有更多的证据支持。
临床表现特异性不强: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患者可出现头晕(包括眩晕)、认知改变(包括精神性和记忆相关症状)、恶心和呕吐、头痛、视觉模糊、视野缺损、构音障碍、听力丧失、笨拙和共济失调。这些临床表现通常是非特异性的,且常与前循环卒中的临床表现重叠。在一项包含611例卒中患者的研究中,61例(10%)被误诊。误诊患者临床表现包括视觉或步态障碍、头晕(包含眩晕)、感觉症状和恶心。轻度的非特异性的一过性症状均可导致误诊。在一项包含240例小脑卒中的病例研究中,25例(10%)的误诊病例仅表现为孤立性头晕。
椎动脉夹层(VAD):颈部微小创伤就可能引起VAD。VAD虽然少见,但它是后循环梗死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年轻的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中,25%由VAD导致,且常常因为临床表现为头晕而误诊。此外,9%的VAD患者可有头痛症状,这种头痛表现形式多样,但与患者既往的头痛不同,有时VAD患者会出现霹雳样头痛。
“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TIA)不能出现孤立性头晕”的错误概念:这一观点是1975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出的,由于当时没有CT和MRI等检查手段,后循环的孤立性头晕未被认识;随着MRI-DWI的应用,发现后循环梗死可出现孤立性头晕,由此推论,后循环TIA也会出现孤立性头晕。在一项包含1141例卒中患者的研究中,59例患者在后循环梗死之前有短暂的神经功能缺损事件出现,其中仅有5例(8%)符合NIH的TIA诊断标准,其他54例分别为孤立性眩晕(23例)、双眼视野缺损(9例)、眩晕伴非局灶性症状(10例)、孤立的言语含糊或偏身刺痛感或复视(8例)和非局灶性神经缺损(4例)。在后循环梗死病例中,8%的患者在梗死发生前48h内有短暂发作性孤立性眩晕,几乎都是由于缺血引起。
- 疼痛|?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方式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 确诊|年轻人被确诊为糖尿病后该如何做?医生:做好这3件事即可!
- 血糖升高|60岁后,血糖在什么范围内,算正常?超过多少,有糖尿病风险?
- 补充雌激素|女人45岁后别太节约,多吃5种食物,每天坚持一运动或补充雌激素
- 老年人上了年纪后体质变差不利健康,多吃高钙菜,预防骨质疏松
- 奥密克戎|奥密克戎没有后遗症?感染者自述:病是治好了,后遗症却没离开我
- 黑豆|33岁女高管每天跑步,确诊肝癌!跑步后“1习惯”等于用针“扎肝”
- 肠癌|63岁老人查出肠癌后,常拿此物当作零食吃,医生也很提倡
- ct|做了CT后会肺癌是真的吗?一年做几次CT才安全?告诉你真相
- 肝癌|23岁女大学生肝癌晚期,生命最后的愿望竟然是种一棵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