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西安交大一附院战疫青年:生死较量

生死|西安交大一附院战疫青年:生死较量
文章图片

在西安交大一附院 , 有这样一个青年战疫小组 , 他们日夜晨昏战斗在重症监护室 , 接力与死神拔河 , 努力为困厄中的病患打开生命之门 。
支援
西安市第八医院 , 作为陕西省和西安市两级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 , 早在西安本轮疫情之前 , 就开始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 。
11月下旬 , 由于收治的重症患者中 , 一人病情危重 , 病情持续进展 , 政府紧急协调交大一附院医护人员驰援八院 。
邓超(心血管外科主治医师):接到医院通知后 , 我没有多想 , 立刻收拾行李就出发了 。 进入八院后 , 第一项任务就是学习各项防疫措施及要求 , 避免院内感染 。 八院的防疫措施是很严格的 , 这对保护医护人员及患者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
邓超是交大一附院心外科ECMO小组的核心成员 , 一个年轻却经验丰富的心血管重症患者救治领域的专科医生 。 在2020年的疫情当中 , 他作为骨干参与救治了当时陕西省最危重新冠肺炎患者 , 病人ECMO运转了49天 , 他几十天吃住在病区 , 处理了无数次险情 , 直至病人康复出院 。
生死|西安交大一附院战疫青年:生死较量
文章图片

赵璇(重症医学科护士):我是接到护士长韩娟的电话让去支援的 , 没什么犹豫 , 和同事汇合后就前往八院 。 在八院还见到了先期过来的呼吸科朱柏教授和我们科的刘昱教授 , 他们已经在八院工作了一段时间了 , 给我们介绍了病人的情况 。 其中一位重症患者病情比较平稳 , 经过无创呼吸机跟高流量氧疗交替使用 , 最终没有插管 。 而另一位病人就不同了 , 当看到她身上插满管路 , 病情危重 , 我们都比较焦虑 。 ”
救治
危重患者是一名老年女性 , 基础疾病多 , 自身有免疫性疾病 , 肺脏病变比较严重 , 上ECMO62天了 , 目前是陕西省上ECMO时间最长的 , 一共换了4次膜肺 。

生死|西安交大一附院战疫青年:生死较量
文章图片

郭锋伟(心血管外科主治医师):我和邓超医生、郭利涛医生担任临床一线 , 参与这个病人每日具体的治疗方案 , 六个医生轮班倒 , 时刻不离 , 就守在病人跟前 , 有什么问题随时处理 , 有什么紧急问题拿不定主意就给上级或省上专家汇报 。 除了基础治疗 , 还负责ECMO的维护和更替 , 包括ECMO在这个病人治疗过程中所有的紧急事件的处理和ECMO相关治疗方案的调整 。
生死|西安交大一附院战疫青年:生死较量
文章图片

[置入ECMO过程中]
ECMO即体外心肺循环系统 , 是一种合并呼吸及循环辅助器的急救装置 , 也是一种维持人体脏器组织氧合血供的新型心肺支持技术 。 这项全球最先进的生命支持技术代表一家医院、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急危重症急救水平 。 仅在2020年 , 交大一附院ECMO团队就拯救了超过100个鲜活的生命 , 救治水平位居全省第一 。
患者的病情实在危重且复杂 , 除了ECOM , 同时还有PICC置管、气管插管、尿管、营养管等 , 管道多了 , 感染风险就大 。 上了呼吸机 , 就要做口腔护理 , 保证口腔卫生 , 但因为有插管 , 每次都需要2-3个人一起配合才能完成 , 平常熟悉的动作因为厚重的防护装备而显得笨拙 。
生死|西安交大一附院战疫青年:生死较量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