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这两个时间段乳腺癌患者更容易复发转移

我们都知道癌症具有发病年龄高峰期,不仅如此,癌症治疗后的复发转移高峰期是大家十分关注的要点之一,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带大家了解这两大高峰期的发生因素,以及如何用合理的手段避开这两个高峰期。
近年来,我国开展了包括乳腺癌筛查在内的多个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北京为例,北京市户籍35-64岁妇女均可体验每三年一次的乳腺癌和宫颈癌的免费筛检。
为何只针对“35-64岁”这个年龄段的妇女提供免费检查呢?那是因为在这个年龄段乳腺癌发病率较高,患乳腺癌风险较大。根据我国乳腺癌发病情况来看,呈现出“两个小高峰”:
一个是在45-55岁,另一个是在65-75岁 。
药物|这两个时间段乳腺癌患者更容易复发转移
文章插图
在这两个年龄阶段,更年期前后,女性内分泌失去平衡,乳腺“动荡不安”;加之身体机能逐年下降,致癌因素积累,也就给了癌症可乘之机。
据国家癌症中心2015年调查报告显示,青春期后女性乳腺癌患病率不断上升,在45-60岁左右呈现最高趋势,随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但风险依然较高。由此,在最新的2021版《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一文中,专家组推荐一般风险人群从45岁开始进行乳腺癌常规筛查,高风险人群筛查起始年龄提前至40岁 。
除了乳腺癌的发病高峰,另外不得不提的就是乳腺癌转移的高峰。
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影响患者的生存周期及生存质量。早期复发的患者比晚期复发的患者存活时间更短,根据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报告显示,乳腺癌的两个复发高峰是术后1~3年和术后7~8年。此外,我国相关研究表明,除上述两个复发高峰外,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在8-10年间的复发转移率也很高。
那么对于我们乳腺癌患者来说,怎样科学地避免复发高峰呢?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为什么会导致复发,这个很关键。下面我们就来列举相关原因 :
1. 复发与治疗方式
三阴性乳腺癌、HER2过表达乳腺癌、腋窝淋巴结阳性及肿瘤体积和数量较大较多的患者,都容易在第一个高峰复发。
对于恶性程度较高的三阴性乳腺癌,导致患者复发的最主要因素是区域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脏器转移。不同的病理分期将影响患者的手术方式与放化疗周期 。
专家指出,导致早期乳腺癌复发的关键因素是肿瘤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局部肿瘤的复发是会是影响后期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 。激素依赖型的乳腺癌患者则多在第二高峰时间段复发。
2. 复发与环境和情绪
室内杀虫剂使用年限长、有机溶剂暴露年限长、农药暴露年限长、居住区环境污染、被动吸烟年限长、放射线检查次数多为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如果治疗后乳腺癌患者仍暴露于上述环境,则极有可能导致复发 。
患者自身的情绪影响也十分明显,乳腺癌患者的焦虑情绪主要来自于放化疗期间的痛苦经历,随着化疗次数增加,患者焦虑的因素增多,干预难度增大。研究指出,乳腺癌患者个人对生存希望越大,焦虑发生率越低,提示对患者进行治愈希望的教育有助于提高其情绪管理。
3. 复发与药物
乳腺癌的治疗还涉及多种药物。术后3年内是乳腺癌复发的高峰期,也是各种药物达到有效干预的重要时期。而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影响乳腺癌的复发。
例如,由于乳腺癌患者术后常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抗焦虑抑郁药物常用作乳腺癌患者的辅助治疗。
研究发现,在使用三苯氧胺期间使用抑制细胞色素 P450 同工酶 2D6 酶活性的抗抑郁药物会增加转化生长因子 β 的表达,进而促进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最终增加癌症复发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