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送员|科学精准防疫微镜头丨样本运送员邵元亮——“残缺”快手的120次“摆渡”

运送员|科学精准防疫微镜头丨样本运送员邵元亮——“残缺”快手的120次“摆渡”】□河南日报采访人员 李倩
说邵元亮是“快手”,没人不服气。
核酸检测采样后,样本运送可谓“争分夺秒”。在郑州市惠济区花园口镇花园口村,志愿者邵元亮就是一位“特殊”的样本运送员。
“他快得很,我开车还没回,他骑上小电电又去送下一单了。”
“他快得很,一天至少比其他人多运两趟。”
快,是众人对邵元亮的一致评价。1月5日,郑州全员核酸检测的第一天,早上不到6点,邵元亮踏雪去镇上取回了全村当天的核酸检测试剂。
等其他志愿者赶来,大家贴标签、画一米线、搭帐篷、设置医用垃圾处理区,等待检测群众入场。
学生绿色通道处排起长队。不知何时邵元亮已经换上防护服,单脚撑地坐在电动车上,随时准备运送第一批样本。
从村检测点到镇样本集中运送点,每20分钟运送一次,来回约8公里,一天下来他最多完成了18次“摆渡”。
农村街道窄,尤其上下学时经常堵车。骑上电动车,抄小道能少等红绿灯。他明白,想跑赢病毒,核酸检测样本送检这一步不能耽搁,“多省一秒,就是给其他流程争取时间。”
然而邵元亮又是一个“残缺”的“快手”,他在16岁时因为一次意外事故,左手失去3根手指。
大家心疼他。村党委委员靳广军建议他累了歇会儿找别人替,他一口拒绝:“我自己运的数量我清楚,换个人怕出错。”
生长在黄河边的汉子做事干脆利落,把样本转运箱固定到后座,他又出发了。
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以来,卡口值班、信息录入、扫码引导、样本运送等,和“红马甲”有关的工作,邵元亮都干过。
本轮疫情来得突然,一看到全员核酸检测的通知,邵元亮第一时间报名当志愿者:“咱村自己的事,自己人能出力就出力。”他带队负责全村1.2万多人的核酸检测采样样本运送,十来天的核酸检测下来,他往返“摆渡”了至少120次,全村十多万人次的样本运送从没出过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