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男子植入人工心脏,随身携带小挎包每天为“心”充电

“大家放心,我现在一切都好!”1月17日,在济南一医院心外科重症监护病房,46岁的李先生已经可以正常交流并进食了,再过3-4周就可以出院返回临沂老家了。
据悉,两天前,因终末期心力衰竭,李先生在该院成功植入国产人工心脏,截至17日13点,这颗420克的人工心脏已经在他体内平稳运行了48小时。
“顶梁柱”患终末期心衰
“2018年底,我对象被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了。最早的症状是胸闷、气喘,一阵儿一阵儿地发病,住院一段时间会好些,后来情况越来越不好,最严重的一次直接晕倒在家里了。”李先生的爱人刘女士告诉采访人员,在患病期间,李先生多次住院,但由于病情太重,身体情况越来越不好。全家人每天都提心吊胆的!
“这位患者患有严重的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通俗地说就是心脏收缩没劲儿了,心脏向外泵血的能力不足了。”该院心外科主任张锋泉解释说,该患者的心脏体积比正常人大一倍多,心脏射血量只有正常人的五分之一,导致其出现呼吸困难、水肿、乏力等症状。作为一个正值壮年的男性,他的生活质量非常差。更为严重的是,这样的心脏功能随时会有猝死的可能。
张锋泉表示,为挽救患者生命,在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医院慎重决定为其植入左心室辅助系统,也就是俗称的“人工心脏”。
“我们前一阵子就听说了这个人工心脏技术,我们心里就有了打算,做了肯定比不做好啊!”刘女士说,听说自己是第一个接受这个手术的山东人。
济南首例“人工心脏”植入
1月15日上午7点在医院手术室开始为李先生进行麻醉,手术于8:30正式开始。李先生的人工心脏植入手术,严格地说,分为两部分:第一步,先进行心脏瓣膜修复手术,第二步才是人工心脏植入。对于此中细节,张锋泉解释说,该患者的二尖瓣、三尖瓣有大量反流,手术先对其进行修复。在人工心脏植入环节,团队完成得非常顺利,历时五小时,手术全部完成,这意味着,该医院心外科专家团队自主完成山东省首例人工心脏植入。
植入|男子植入人工心脏,随身携带小挎包每天为“心”充电
文章插图
“手术之后他的情况挺好的,能说话交流也能吃饭了。手术当天,他父亲、两个姐姐,也都从沂南老家赶来济南,也知道病房进不去,就想来医院里待半天。”刘女士说道,得知手术顺利完成以后,家里人又都赶回去了。虽然只是视频通话,但心里很踏实,我们全家都非常感激医院。
“人工心脏并不需要切除患者原来的心脏,而是用生物机械手段部分或完全替代心脏的泵血机能,维持全身的血液循环。按功能划分包括心室辅助血泵和全人工心脏。”张锋泉解释说,此次,我们实施人工心脏植入手术,即是心室辅助血泵,血液会从患者的心室通过导管流进人工心脏的血液泵,推动血液泵内的叶轮转动,产生离心力,再将血液泵出,经过出血管流入主动脉。本次植入的人工心脏是国家药监局批复上市的标准产品,也是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高科技产品。
每天需为“心脏”充电 
目前,李先生身体情况良好,根据恢复情况,再过3-4周就可以出院了。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除了身体上的康复外,患者还要适应“人工心脏”带给他生活上的改变,比如该如何与身体上多出来的电池共处、如何洗澡等。但他今后可以跟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
植入|男子植入人工心脏,随身携带小挎包每天为“心”充电
文章插图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人工心脏”不能断电。采访人员了解到,为了保持人工心脏的正常运行,患者需要随时携带一个黑色的小挎包,包里有电源、可充电电池、监控器,通过一根腹部皮下隧道的细电线,能为人工心脏充电。一共配备了6块电池,每块电池续航6-8小时,可循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