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抗生素≠抗菌药?抗菌药使用的正确打开方式?看这里

用药问题
日常生活中,相较“抗菌药”,“抗生素”是大家更为熟悉的一个词儿。有的患者一感冒,不管青红皂白就使用抗生素,或是根据之前的个人经验甚至他人经验自行购买服用抗生素。这样做,对吗?抗生素就是抗菌药?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青霉素|抗生素≠抗菌药?抗菌药使用的正确打开方式?看这里
文章插图
先来看下面这张树形图。
青霉素|抗生素≠抗菌药?抗菌药使用的正确打开方式?看这里
文章插图
由上图不难看出,抗菌药物分为抗真菌药物和抗细菌药物。
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抗生素其实是抗细菌药物的其中一类,也就是天然抗菌药。它是微生物、植物和动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有机物,这种物质能在低微浓度下对一些特异微生物有消灭或抑制作用。青霉素就是人们最耳熟能详的抗生素之一。
而半合成抗菌药是指在抗生素的基础上,对天然抗细菌药物的结构进行一定改造,产生出的功效更强、作用更持久、服用更方便,并且毒性更小的药物。比如临床常用的氨苄西林和甲氧西林都是从青霉素衍生而来的半合成抗细菌药物。
此外,还有一类完全由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如喹诺酮类、磺胺类药物等。
可见,抗生素≠抗菌药。
青霉素|抗生素≠抗菌药?抗菌药使用的正确打开方式?看这里
文章插图
了解了抗生素和抗菌药之间的关系,再来看看抗菌药的使用。
抗菌药的使用好比一把双刃剑,使用正确,它将是人类健康的“救命符”,而使用错误的抗菌药则是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虽然滥用抗菌药并非患者的本意,但是由于不了解抗菌药的相关知识,也会陷入使用误区。
避免抗菌药的滥用,除了需要医生严格把控抗菌药使用的指征外,患者对抗菌药使用“三不原则”的严格遵守,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何谓抗菌药使用的“三不原则”呢?
简单来说就是:不自行购买;不自行停药或减量;不追求新的、贵的抗菌药物。
不自行购买抗菌药
抗菌药需要在咨询医生的意见后,凭医嘱才能购买使用。有的患者一感冒发热就使用抗菌药,或是根据之前的个人经验甚至他人经验自行购买服用抗菌药。据估计,我国门诊感冒患者约有75%会使用抗菌药物。
其实,病毒或者细菌都可以引起感冒,分别属于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而抗菌药物只对细菌性感冒有效。而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各种病症,应该根据致病菌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抗菌药。自行购买服用,不但属于滥用抗菌药的行为,也会增加细菌耐药的风险,延误疾病的治疗。
只有在感冒伴有下列指征时,医生会考虑为患者使用抗菌药物:①高热不退,细菌培养发现病原菌者;②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出现气管炎(咳嗽、有脓痰)或肺炎征兆者,经常患扁桃体炎者。
不自行停药或减量
抗菌药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够必需的疗程。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
用药时间不足,一是可能根本见不到用药效果,频繁更换抗生素,不仅无助于病情的好转,而且会造成细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二是如果有了一点效果就停药的话,已经好转的病情也可能因为残余细菌作怪而反弹。如败血症、感染性心膜炎、化脓性脑膜炎、伤寒、布鲁菌病、骨髓炎、结核病等需较长疗程方能彻底治愈,并防止复发。
不追求新的、贵的抗菌药物
不少在使用抗菌药物时也秉持“一分钱一分货”的观点,所以一生病,总让医生给自己多开新药、贵药;甚至有些患者一见到广告宣传某种新药或特效药,就要求医生开这种药,正所谓“不要最好,只要最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