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浙江大学眼科医院迎来首个“寒假小高峰”!避开人流量,可选择这些时间段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采访人员 吴朝香 郑佳颖 视频/杨子宸
每年寒假,眼科医院都会迎来就医“小高峰”,2022的寒假,是浙大二院眼科中心、浙江大学眼科医院正式启用后,迎来的第一个“寒假小高峰”。
往年这个时候,位于解放路的浙二眼科中心每天都能看到,带着孩子来看眼睛的家长在排长队。就诊时间长,就医环境也不尽人意。
前几天,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采访人员实地走访了浙江大学眼科医院,不少人表示,新医院环境极度舒适,用一位家长的话说:交通便利,就诊时间变短,看病过程轻松了不少。
就诊|浙江大学眼科医院迎来首个“寒假小高峰”!避开人流量,可选择这些时间段
文章插图
边候诊边看科普
上午9点多,采访人员来到浙江大学眼科医院,这正是医院每天的就医高峰。
一楼大厅的眼视光中心,到处可以看到带着孩子来就诊的家长,虽然人很多,但并不杂乱,反而井然有序。
仔细观看发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分诊检查岗位增多,共有6处,和老院区的3处相比,增加了一倍,患者被极大分流。
大厅中有一处智能互动区,有近视的真相、爱眼消消乐等科普互动项目,一位妈妈在候诊的空档,陪着儿子在这里一项项体验。
更多的的家长和孩子则是坐在候诊区的椅子上,有些在等待叫号,有些在点散瞳验光眼药水。
等候区的前面是一个很大的电子屏幕,正在循环播放近视防护的视频,等候的人可以观看。比较贴心的是,等候区的角落里还有一个读书角,里面摆满了书籍,基本都是近视防控的科普书:《孩子的护眼宝典》、《倪海龙医生漫画谈近视防控》等。
一位读四年级的小男孩戴着眼镜,从中拿出一本书籍,坐在椅子上低头翻看。
“我们正在等叫号。他眼睛本来有175度,最近说戴的眼镜又看不清了,刚考完试,我们就带他来再检查下。”孩子的爷爷说,以前每年放假,他们都是到解放路那边,“那里地方很小,等候的时候,连坐的地方都没有,今年到这里,地方宽敞了很多,还有休息区,等着也不烦躁。”
就诊|浙江大学眼科医院迎来首个“寒假小高峰”!避开人流量,可选择这些时间段
文章插图
检查时间比以前减半
一位妈妈当天带着两个女儿一起来看眼睛,大女儿读小学,小女儿还在上幼儿园,“我今天是特地请假来的。孩子学校已经放假了,之前查出来一个有弱视,这次是来复查的。”
这位妈妈当天是乘坐地铁来医院的,“地铁出来就是医院,很方便。今天的检查是在一楼全部完成的。以前在老院区,经常要带着孩子从一楼到四楼各个楼层来回跑,现在完全不会觉得累。带着两个孩子来看,也不怕了。”
她粗略估计了一下,这次整个检查过程时间比以前明显缩短了,所以想顺道给另外一个女儿检查一下眼睛有没有近视的风险。
一楼门诊区的对面是接触镜(OK镜)配戴区域,这里分为摘戴区和检查区,分别叫号,非常人性化。无论到哪个环节,家长坐在椅子上等候就可以,不用排队。
就诊|浙江大学眼科医院迎来首个“寒假小高峰”!避开人流量,可选择这些时间段
文章插图
一位家长带着孩子正在镜子前进行OK镜的试戴, “最近发现孩子近视了,也是第一次给她配角膜塑形镜,上次是奶奶带着来配镜检查的,很快就做完回家了。
因为OK镜需要个性化定制,等候了一段时间后,她收到了眼镜制作完成的短信,“这次是过来取镜的。整个流程非常清晰,预约之后,几乎不用等候。”
“寒假刚刚开始,我们前一天的眼科医院总门诊量已经达到近3000人,已经比平时增加了20%左右,再过几天,肯定是会突破4000人的。其中会近一半左右是儿童青少年人群。”教育部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成员,浙大二院眼科中心、浙江大学眼科医院视光中心主任倪海龙表示,这段期间来就诊的患者比较集中的是一些幼儿看远视、散光的;有学龄前儿童来做眼睛体检,检查远视储备,建立眼屈光发育档案的;有已经近视的学生来更换眼镜或者OK镜复查的,也有新发近视患者来做检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