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脾虚百病生”,脾虚的人,注意三个方面健脾,常吃三物做三事

“脾虚百病生”,脾虚的人,注意三个方面健脾,常吃三物做三事。
调理|“脾虚百病生”,脾虚的人,注意三个方面健脾,常吃三物做三事
文章插图
中医养生里,对脾胃这两个脏腑的定位是非常高的。有“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说法。而饮食和脾胃、和身体的关系,更有“病从口入”之说。实际上,很多饮食相关的变化,我们一般都会以“脾胃虚弱”来形容。
那么,脾胃虚弱了,就只是饮食的变化吗?显然不是。在中医脏腑理论里,脾主管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
调理|“脾虚百病生”,脾虚的人,注意三个方面健脾,常吃三物做三事
文章插图
调理|“脾虚百病生”,脾虚的人,注意三个方面健脾,常吃三物做三事】脾主运化(和饮食有关);脾统血;皮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通过上述四点,我们足可以看出,脾胃虚弱,对身体的影响必定是多方面的。所以,脾胃虚弱的人,身体会出现一些小毛病。
那么,脾胃虚弱该如何调理呢?我认为,尽管脾胃虚弱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从养生的角度看,大致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来调理健脾:
调理|“脾虚百病生”,脾虚的人,注意三个方面健脾,常吃三物做三事
文章插图
1、健脾益气:有的朋友,是不是觉得自己容易疲劳,爬个楼梯多走几步,也会有气喘吁吁的现象?这些情况,大多数都和脾气不足有关,也大多就是我们常说的“体子虚”。平常可能还有点食欲不好不想吃饭,吃多了肚子胀之类的。
这种脾虚,一般就需要健脾益气了。让虚损的脾气充足起来,脾的运化能力自然就得到改善,脾的气机运行也慢慢恢复健运,常见的如补中益气、四君子等等。
调理|“脾虚百病生”,脾虚的人,注意三个方面健脾,常吃三物做三事
文章插图
2、温阳健脾:我们常说“阳气”,其实,“阳”和“气”是有细微区别的。一般来说,气虚比阳虚先出现,很大部分的阳虚,都从气虚慢慢进展而来。因此,脾阳虚的“脾胃虚弱”,也就有脾气虚的那些表现,在此基础上,再有“阳虚生寒”的一些问题。比如形寒肢冷、小便清长、怕凉喜暖等等。
脾气虚损的脾胃虚弱,我们知道用“健脾益气”来调理,脾阳不足的脾胃虚弱,却最好不要单纯地温阳益气,那样易有燥热伤津之虞。比较合适的做法,就是在健脾益气的基础上,适当地“温振脾阳”,如少佐姜桂之类。
调理|“脾虚百病生”,脾虚的人,注意三个方面健脾,常吃三物做三事
文章插图
3、健脾祛湿:虽然,我们很难说清楚到底是脾虚生湿、还是湿盛脾虚,但脾虚和水湿,似乎就时一对难分难舍的“难友”。很多脾胃虚弱的人,体内湿气也比较重。身体重乏、头昏脑胀、大便稀溏等等,其实都和脾虚或者湿盛有关。
这个类型的脾胃虚弱,是我们说得最多的健脾养生。也由此滋生了很多著名的健脾祛湿药膳。比如红豆薏米粥、山药莲子粥、绿豆山药粥、鲫鱼豆腐汤等等。总之,基本都是药食两用、既能健脾又可以祛湿的普通食物。此外,黄芪、茯苓等也是比较常用的健脾祛湿之物。
总之,脾胃虚弱的调理,其调理法则基本无外于上述三点。如果要论具体的调理方面,归纳起来,我认为大致可以用“多吃三物作三事”来概括:
调理|“脾虚百病生”,脾虚的人,注意三个方面健脾,常吃三物做三事
文章插图
多吃三物:
1、带“土”德的食物:所谓“带土德”的食物,我们可以大致理解为“长在土里”的食物,山药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此外,红薯、茯苓、土豆之类,适当吃点,也有健脾益胃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