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在福田落地( 二 )


据医院康复科主任崔韶阳介绍,心脑血管疾病恢复周期长、致残率高,是一个需要多学科共同面对的疾病。以往,医院的诊疗和康复存在割裂现象,无法形成联动效应,医院通过设立一体化中医康复中心,整合全院相关资源,打通科室间壁垒,实现患者诊断、治疗和康复的一体化。
另外,崔韶阳表示,一体化中医康复中心充分发挥中医优势,围绕中风导致的各种功能障碍,引进了广州中医药大学专家团队,探索将中医的针灸、推拿技术与现代康复技术融合。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中国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和疾病谱不断发生变化。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8%,导致的疾病负担占疾病总负担的70%以上。”张天奉表示,医院聚焦重大疾病,坚持中西医并重、协调发展,致力打造中医肿瘤医学中心、中医代谢病中心、中医一体化康复中心三大医疗中心,构建“病有良医”的服务体系。
针对糖尿病防治,医院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仝小林院士中医代谢病团队,组建医疗、信息、管理多学科团队,获批国家工信部项目《基于5G+智慧医疗的中医特色糖尿病防治管控一体化新模式》,参与制定了第一部中医国际糖尿病诊疗指南,填补了广东省中医医疗系统空白,提升了基层中医药诊治能力。另外,医院融合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将糖尿病单元化综合管理模式与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1+X”模式结合,建立一体化中医药管理慢病服务信息化体系,实现对糖尿病患者的标准化全程管理。
“以往糖尿病的诊疗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疾病管理不到位,没有形成有效的慢病管理体系,二是中医治疗方案在糖尿病管理中的参与度不够。”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朴春丽介绍,医院将糖尿病检查诊断的相关资源下沉社康,提升基层专业化水平,建设信息化平台,完善糖尿病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医院将中医特色融入糖尿病疾病管理尤其是早期治疗中,凸显智慧医疗和中医特色两大亮点。
不仅如此,医院还引进“973”首席科学家、复旦大学董竞成教授团队,全面提升医院对呼吸疾病的诊治能力和学科整体水平,特别是提升中医药在呼吸重症和康复中的作用。医院还编写了《健康中国·名医在身边》系列科普书籍,并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推荐书目。
张天奉表示,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引进的四个“三名工程”团队与“健康中国”提出的四种慢性病实现了有效衔接,通过多种举措,全力打造慢性病防治管控一体化的深圳样板。
?打造有温度的医院
2021年10月,福田区新一代产业园社康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该社康根据产业园区员工年龄结构、职业特点、健康状况和疾病谱特征,发挥中医药治未病、常见病诊疗以及疾病康复等方面优势,以针灸、拔罐、刮痧、平衡罐、穴位敷贴、耳穴压豆、体质辨识等独具特色的中医传统治疗服务作为特色,打造社康服务企业的新模式。
新一代产业园社康中心的设立,是医院从细节入手,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求实效、出实绩的具体举措。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医院党委组建了以学科带头人、科主任为主的百余名高水平健康专家团队,打造了“杏林先锋”中医健康为民品牌,积极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进党群服务中心、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杏林先锋”成为福田区“党建+健康”特色品牌。
从送资源到看菜点单,医院实现了服务模式的创新。医院制作了包括12大类164种健康服务内容的“杏林先锋中医健康菜单”,发放到各街道、社区,依托福田区“1+92+N”党群服务阵地,形成“群众点单、支部下单、党员接单”的服务模式。目前,“杏林先锋”已开展38场活动,累计受众达294.7万人次。“综合防治糖尿病”义诊,关爱企业职工颈椎健康讲座,“深度心血管疾病筛查”项目,艾灸、刮痧、头部按摩等简便实效的中医适宜技术服务等,实现了全生命周期服务、全人群覆盖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