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肉汤别再喝了!你的胆和肾,会出大问题!

提起汤,可能很多人都会想到南方的煲汤,一锅汤能煲上一天,又鲜又浓感觉每一滴都是精华。
而古人说“每天一碗汤,胜过良药方”,特别是冬至过后,鸡汤、羊肉汤、排骨汤等成了很多老百姓家里的滋补食谱中的座上宾。
不过,隆冬季节喝补汤虽然有益身心,但是如果喝不对,“养生汤”也会变成“伤身汤”。
生病喝汤、体虚喝汤、坐月子喝汤……汤虽好,也要喝得正确!
这些肉汤别再喝了!你的胆和肾,会出大问题!
文章插图
1
久煮肉汤下肚,小心胆和肾!
很多人在煲汤的时候,都追求一个“久”字。,觉得煲汤的时间越长,肉煮得越烂,食物中的营养和精华溶出得越多,汤就越有营养。
实际上,久煮并不能使肉类食材中的营养成分“化”在汤里,反而会让脂肪、亚硝酸盐、嘌呤等无益于身体健康的成分越煮越多。
所以,肉汤煮得越久,就可能越“毒”!
因为,光是嘌呤这一种成分,就不是什么有营养的好东西,它的代谢产物是尿酸,尿酸通过肾脏代谢,如果肾脏代谢不了,就会导致血液里的尿酸增高。
这些肉汤别再喝了!你的胆和肾,会出大问题!
文章插图
而体内的尿酸一高,就容易引起痛风,甚至还可能诱发胆囊疾病。
比如在2020年,江苏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一夜之间来了11名患者,全都是喝了牛肉汤以后出现了上吐下泻、剧烈腹痛的症状。
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以后表示,这不是食物中毒,而是肉汤诱发了结石病。
原来,这11名患者全都患有胆结石,而牛肉汤、羊肉汤、鸡肉汤等这些“肉汤”类的食物中,含有大量嘌呤,非常容易诱发胆结石,同时还会增加肾脏的负担,进而引发肾脏疾病。
这些肉汤别再喝了!你的胆和肾,会出大问题!
文章插图
再比如,前不久相声演员郭麒麟在参加某综艺节目的时候痛风发作,不得已只能坐轮椅出行。
而谈及痛风的原因,郭麒麟在节目中说:“小时候在家吃涮羊肉的火锅,我把肉吃光了,再喝涮羊肉的汤。”
所以,久煮的肉汤,大家要少喝,不然真的会给身体造成不小的伤害,那么肉汤煮多久才最合适呢?
一般来说,肉类汤建议煲1个小时左右即可,最长不超过2个小时,鱼汤则建议将时间控制在1小时之内。
这些肉汤别再喝了!你的胆和肾,会出大问题!
文章插图
2
除了肉汤,这些食物也会升尿酸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不断变好,在满足自己口腹之欲的同时,身体健康也渐渐受到了威胁,各种“富贵病”接踵而来。
目前,我国高尿酸血症呈现高流行、年轻化、男性高于女性、沿海高于内地的趋势,已成为继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之后的“第四高”。
尿酸偏高,容易诱发痛风,所以在平时饮食中,要少吃嘌呤高的食物。
可能在很多人心中,海鲜是导致尿酸高的“罪魁祸首”,但根据公布的升尿酸食物排行中来看,海鲜并不是第一,而是酒。
这些肉汤别再喝了!你的胆和肾,会出大问题!
文章插图
喝酒
酒成了现代人社交的重要“工具”,它里面的嘌呤含量远高于海鲜,喝一瓶啤酒,等于吃一斤海鲜。
很多人几瓶下肚,会有一种尿频尿急的感觉,体内的尿痛含量变多,还容易使尿酸形成结晶,诱发痛风。
喝酒会影响身体内尿酸的代谢,造成尿酸在体内堆积,加速对肾脏的损伤,引起肝功能下降。
这些肉汤别再喝了!你的胆和肾,会出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