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素|只吃素,你的身体同意吗?

桃胶珍菌卤味饭、蜂蜡柿饼、烧汁金菇卷、孜然猴菇串……这些琳琅满目的素食菜品,正成为大家的盘中新宠。

近年来,随着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呈现高发之势,“素食”越来越被一些人群推崇,“素食餐厅”也经常出现在某些生活类App的热门榜单上。然而,生活中盲目推崇和极端食素所导致的身体患病案例也屡见不鲜,最典型的是营养不良引发的各种问题。究竟如何看待素食?只吃素对身体有哪些不良影响?如何才能营养均衡?
吃素可以和健康画等号吗
10年前,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火遍大江南北。该片第二季《三餐》中提到,选择素食的中国人已经超过5000万。而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素食者的比例和结构不尽相同。
“世界上除了印度之外,素食者最多的地区是欧洲,其次是美国。”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主治医师郑西希告诉采访人员,发达国家的素食人群更集中于青年人,女性多于男性,“我国素食人群主要集中在中老年女性。”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一项针对上海市素食流行状况的调查显示,上海居民中素食者占0.77%,平均年龄65岁,女性占75%。
可以看出,我国素食人群比例相对不高,但是绝对数量不算少。
的确,新鲜蔬菜、水果含有很多有利的化学物质,它们大多有抗氧化作用,对健康很有好处。
但是,长期以来部分公众存在着认识误区,认为“素”就等于健康。
“食素只是一种膳食的选择方式,很多人把它和健康饮食画上了等号。”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陈伟表示。
“在著名的美国护士健康研究中,导致体重增加的食物前两位是薯片和炸土豆,饮料则是含糖饮料和100%果汁。”郑西希提醒,居民选择素食时,也要区分健康素食和不健康素食,素食并不等于健康。
另一个认识误区是,素食者就应该与肉类或者肉制品绝缘,否则就不能称之为食素。
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管营养师王瑜看来,食素有全素和半素之分。全素是指纯粹以谷物、蔬菜、瓜果等为饮食主体,不接触各种肉类及肉制品。
“半素又叫弹性素食,和全素食者相比,饮食模式没有那么严格,包含和排除的食物有很多不同。”王瑜说,吃乳制品的称之为乳素,还有蛋素、鱼素、蛋奶素。也有人一段时间吃素,一段时间不吃,是时间上的弹性素食。
“素食分为很多种,主要根据膳食中‘素’的程度来区分。”郑西希解释说,素食包括纯净素,即最极端的素食,完全不吃动物来源的食物,包括蜂蜜、吉利丁等含有动物来源的食材;全素食,不吃肉蛋奶海产品;蛋奶素,不吃肉和海产品;鱼素,可以吃鱼,不吃肉蛋奶;近期还有一种灵活素食,减少动物来源食物的摄入但是不完全禁止。
在上海市素食流行状况的调查中,只有15.58%的素食者是全素,其余大部分属于半素或者弹性素食。
此外,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应素食为主的膳食结构,要因人制宜,因时制宜。
“儿童在发育时期,需要进食适量的肉、蛋、奶、鱼等食品,有利于成长。”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刘威说,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以及手术后的患者也需要进食一定量的肉、蛋、奶、鱼,有利于恢复体质。
陈伟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有的肿瘤患者听信了“饿死肿瘤”的传闻,于是只吃素不吃肉,结果出现了严重的营养不良,“以至于我们还得给病人补充更高级别的营养”。
只吃素,你的身体会少多少营养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指出,人类需要的基本食物可分为五大类,即谷薯类、蔬菜水果类、动物性食物、大豆坚果类和油脂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