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科院之声一日|鼠老了,修复“肠道菌群”更慢( 二 )


“所以这个时候就凸显出菌群移植的必要性了 , 他们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比较了自行恢复和菌群移植 , 看一下菌群移植是不是能让小鼠的肠道菌群恢复得更快 。 你看第二部分的图4 , 实验人员做了两种粪便菌群移植 , 一种是从北京买过来另一群2个月大的年轻小鼠 , 由于两组小鼠来自不同的地方 , 因此他们的肠道菌群是完全不同的 。 这样的对于抗生素处理过的小鼠来说这是“异体移植 , Heterologous , FMT-H”了 。 ”
“另一种呢?”
“另一种是研究人员已经提前储存了使用抗生素治疗前的小鼠粪便 , 所以称作自体移植 , Autologous,FMT-A 。 ”
“自行恢复(SR) , 异体移植(FMT-H) , 自体移植自体移植(FMT-A) , 也就是一共三组 。 ”
“没错 , 你看图4B , C , 无论是自体和异体菌群移植 , 肠道菌群多样性的恢复时间大大缩短 , 从8周加快到3周 。 在抗生素处理后第21天 , 自体和异体菌群移植分别成功地在新宿主中建立起了新的菌群状态 , 并且组成接近于供体的菌群组成(图4D-F) 。 研究者还测定了治疗前到粪菌移植后56天老龄小鼠宏基因组和结肠转录组的变化 , 与自行恢复组相比 , 异体和自体的菌群移植均可促进宿主转录组的恢复 , 无论选择自体或异体 , 菌群移植对于宿主转录组具有长期的影响 。 ”
本文转自:中科院之声一日|鼠老了,修复“肠道菌群”更慢
文章图片
本文转自:中科院之声一日|鼠老了,修复“肠道菌群”更慢】图4自体或异体FMT均可促进老龄小鼠抗生素处理后的肠道菌群建立 。 图BC可以看出 , 无论是自体移植(FMT-A , 紫色线条)还是异体移植(FMT-H , 蓝色线条) , 恢复速度都比自然恢复(SR , 红色线条)要快 , 在2第21天的时候就到达了原有水平(ctrl , 黑色线)
“那我最开始想问的 , 自己的身体会不会更认可以前就熟悉的菌群 , 所以自体移植有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师弟对最初的疑问锲而不舍 。
“你的idea很有预见性嘛!自体移植的一个优势就是抗干扰能力强 。 你再看图5 , 研究人员对接受自体或异体菌群移植后的小鼠使用了化学物质(葡聚糖硫酸钠 , DSS)诱发结肠炎症 , 这对新建立的肠道菌群稳态来说是一种扰动 。 这个时候就明显看出自体和异体移植的区别了:接受自体移植的老龄小鼠 , 肠道菌群十分稳定 , 恢复过程仅被诱导的炎症短暂地扰动 , 第53天后无论是诱发肠炎受体鼠(FMT-A-DSS组)还是移植后没有诱发肠炎的受体鼠(FMT-A组)其肠道菌群组成均相似 , 与老年供体没有显著差异(图5B) 。 相反 , 异体移植所建立的肠道菌群则不太稳定 , 遇到炎症干扰就很难维持稳定 , 肠道菌群又退回到了移植之前的失调状态 , 也就是移植失败(图5C) 。 此外研究者还做了转录组的研究 , 发现相比于自行恢复和异体移植组 , 自体移植促进微生物群功能恢复方面效果较好 。 这些结果都说明 , 菌群移植还是自体的更容易成功 。 ”
“确实 , 我用久了MacOS切换到Windows都要适应好半天 , 生物机体这么复杂的结构 , 自体移植的更稳定这个也是情理之中 。 ”
“对啊 , 现实生活是复杂的 , 没有人能保证菌群移植后病人一切平安 , 这提示我们万一移植后病人肠道生病是可能影响菌群移植效果的 。 ”
本文转自:中科院之声一日|鼠老了,修复“肠道菌群”更慢
文章图片
图5相比于自体FMT , 异体FMT后建立的移植菌群在再次扰动后恢复力较差 。 在图BC中 , 圆点代表了小鼠的菌群 , 圆点距离近说明二者相似 。 图B中可以看到自体移植的菌群 , 受干扰和不受干扰的菌群最终距离很接近 , 而C图中 , 受干扰和不受干扰的菌群最终相距很远 , 说明异体移植很容易受到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