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科院之声一日|鼠老了,修复“肠道菌群”更慢

本文转自:中科院之声
一日 , 实验室师弟端着咖啡找我闲聊:“师兄啊 , 上次看了你给我推荐的文章 , 我觉得肠道菌群还挺重要的 , 病人肠道菌群很影响生存和健康 。 ”
我回复:“那是 , 还有很多胃肠道疾病 , 像艰难梭菌感染(CDI) , 炎症性肠病(IBD)和肠易激综合症啥的 , 在老年人中非常普遍 , 而这些疾病的诱因又和肠道菌群失调脱不开关系 , 所以有一个健康的肠道菌群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寿命非常重要 。 ”
“那你说肠道菌群要是失调了 , 就没办法去治疗吗 , 比如找一些正常人的健康菌群 , 移植到已经菌群失调的患者肠道 , 把菌群养好不就行了么?”
本文转自:中科院之声一日|鼠老了,修复“肠道菌群”更慢
文章图片
图1粪便菌群移植(FecalMicrobiotaTransplantation)示意图 , 将健康人的粪便破碎和过滤 , 只留下含有菌群的过滤液移植给患者 。 (修改自2019,Wang,JFormosMedAssoc)
“你很聪明嘛 , 这种方法叫做粪便菌群移植(FMT) , FMT在治疗老年患者的艰难梭菌感染方面是安全有效的 , 但移植后的6个月内 , 老年患者的复发率比年轻患者高多了 。 ”
“那确实有可能 , 毕竟年轻人恢复能力和适应能力都比较强 。 你说菌群移植有没有什么讲究 , 比如菌群来源一定是找别人的吗 , 我能不能趁着自己健康的时候自己把自己的肠道菌群储存起来 , 等我肠道菌群失调的时候再移植回去?原汤化原食嘛 , 我自己的身体会不会更认可熟悉的菌群 , 会不会更有效啊?”
看着师弟连声发问 , 又都问到了点子上 , 我大喜过望 , 这是个做研究的好苗子啊!于是我赶紧打开了一个网页Establishmentandresilienceoftransplantedgutmicrobiotainagedmice-ScienceDirect:“师弟你来看 , 这是2022年1月21日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戴磊课题组在iScience杂志发表的题为‘老龄小鼠移植肠道菌群的建立和恢复力(Establishmentandresilienceoftransplantedgutmicrobiotainagedmice)’的文章 。 助理研究员王莹博士、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生汤锦辉为共同第一作者 , 戴磊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 共同作者包括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的刘欣安副研究员、王立平研究员 , 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刘洋彧教授等 。 今天师兄心情好给你聊聊这篇文献 。 ”
本文转自:中科院之声一日|鼠老了,修复“肠道菌群”更慢
文章图片
图2论文截图
师弟看了看标题:“老龄小鼠移植肠道菌群……他们做的是老龄小鼠啊 。 ”
“是啊 , 老龄小鼠才能更好地模拟老年人类嘛 , 他们从上海买来的一批小鼠 , 可是专门养到20个月那么大 , 大概就相当于人类60岁了 。 ”
“他们都干了啥?”
“他们主要做了三部分 , 第一部分他们给下小鼠喂食了抗生素 , 多种抗生素联用 。 分了三组平行 。 分别是喂食清水的ctrl、喂高浓度抗生素的ABH、喂低浓度抗生素的ABD 。 虽然两个抗生素组的小鼠肠道菌群绝对数量上可以很快回复(图3B) , 但是菌群结构会被严重破坏 。 你看图3的CD , 一直到第8周(56天)肠道菌落都没有恢复到被破坏前的水平 。 菌群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自行恢复 , 但是很慢 。 ”
“嗯 , 恢复得也确实慢 , 这要是人类患者 , 肠道菌群被破坏后等着自行恢复 , 估计要等很久 , 患者肯定会受很多折磨 。 ”
本文转自:中科院之声一日|鼠老了,修复“肠道菌群”更慢
文章图片
图3老龄小鼠肠道菌群的自动恢复过程 。 Ctrl意为控制组 , 喂食清水 , ABH为喂食高浓度抗生素 , ABD为喂食低度抗生素 。 A为实验过程示意图 , 实验过程持续56天(8周);B图为三组小鼠肠道微生物的总量;CD图为三组小鼠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 , 喂食清水的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高 , 但喂食抗生素的小鼠其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一直到第八周都没有完全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