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中医只有10%的精华,90%是糟粕,你认同吗?

中科院院士:中医只有10%的精华,90%是糟粕,你认同吗?

文章图片

【中科院院士:中医只有10%的精华,90%是糟粕,你认同吗?】中科院院士:中医只有10%的精华,90%是糟粕,你认同吗?

文章图片


“我说过很多次 , 中医只有10%的精华 , 90%是糟粕 , 必须按照循证医学的准则改造中医药 。 ”
近期 , 中国科学院何祚庥的一番话 , 在网络掀起了轩然大波 。 说起来你可能对何院士不太了解 , 他毕业于清华大学 , 主要从事粒子物理和各种应用性问题 , 还曾经参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研制 。

何祚庥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物理学家 , 但并非医学专家 , 因此他对于中医药的评价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偏见 。 中医作为一门古老的医学体系 , 具有独特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 不能用简单的百分比来评价精华和糟粕 。
在过去 , 现代医学没有诞生的时代 , 为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虽然现在中医的应用场景和诊疗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 但中医作为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 , 其价值和意义仍然不容忽视 。
一、中医在现代突出的贡献1、抗击新冠肺炎
2020年3月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消息 , 在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 , 中医药治疗病例达92.58% 。 使用中药 , 对于轻症患者来说 , 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 , 改善症状 , 预防发展重症 。 对于重症患者来说 , 使用中药 , 有助于改善症状 , 向轻症发展 。

2、为奥运会等大型赛事提供医疗保健
就在过去的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等众多赛事中 , 都能见到中医的身影 。 穴位按压、刮痧、拔火罐成为运动员最喜欢的体验项目 。
比如拔罐 , 中医看来具有祛湿散寒、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解除疲劳等功能 , 而从现代医学来看 , 也有相应的解释 。 火罐可以利用瓶中的真空负压 , 使得局部陈旧细胞破裂 , 促进身体新陈代谢 。
3、启发了青蒿素的出现
自2000年起 , 青蒿素联合疗法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 。 据估计 , 约有2.4亿人口受益于这种疗法 。 由于这种疗法的普及和有效性 , 约150万人避免了疟疾的感染 。
而青蒿素的研发者屠呦呦正是启发于中医药 , 她看到东晋名医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提到用青蒿汁液治疗疟疾的方法 , 认为青蒿汁液很可能含有抗疟的化学成分 , 不断深入研究 , 成功提取出了青蒿素 。

当然了 , 凡事都有两面性 , 中医药也要辩证服用 , 用对是宝 , 用错是毒药 。
二、4种中药用对是宝用错是毒药 , 别盲目1、甘草
甘草可以清热解毒、止咳化痰、调和诸药 , 但甘草中含有甘草酸和盐皮质激素等成分 。 如果长期使用 , 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血钾降低、水钠滞留等甘草中毒症状 。
2、茯苓
茯苓可以利水消肿、健脾安神、美容养颜 , 但茯苓含有茯苓酸、茯苓苷等独特成分 , 具备刺激子宫收缩的功能 。 孕妇在食用茯苓后 , 可能会引发子宫过度收缩 , 从而增加流产的风险 。
3、何首乌
何首乌可以补血养肝、黑发乌须、延年益寿 , 但何首乌含有蒽醌类化合物等特定成分 , 这些成分具有潜在的肝毒性 。 长期大量使用何首乌可能会导致肝细胞受损或纤维化 , 严重者甚至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

4、金银花
金银花可以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抗菌抗炎 , 但金银花含有草酸和草酸盐等成分 , 长期大量使用可能会导致草酸盐在肾脏中积累 , 形成肾结石 , 进而阻塞肾小管 , 对肾脏造成损害 。
三、如何规范使用中药?规范使用中药需要遵循辩证用药、合适的用法用量、中病即止、联合用药需谨慎、注意药物来源等原则 , 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辩证用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案 , 避免盲目用药 。 同时也要注意药物来源 , 选择正规的药店或医疗机构购买 , 避免使用假冒伪劣或不安全药材 , 避免与其他药物随意搭配 , 特别是与化学药物合用时 。
遵医嘱服用:严格控制用药剂量 , 按照规定时间和次数用药 。 遵循医生的指导 , 不可随意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 , 也要避免过度治疗 , 中病即止 。
我们要正确认识和评价中医的价值和贡献 , 避免偏见和盲目用药 , 遵循规范使用中药的原则 , 只有这样中医才能继续为医学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