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速新闻(速新闻记者 仲文路)“老板|百姓食味丨这一口馄饨让多少人梦回少年

本文转自:速新闻
(速新闻采访人员仲文路)“老板 , 来两碗馄饨!”在宿迁市湖滨新区皂河镇的一条老街上藏着这么一家不起眼的小店 , 店主是两位年逾七旬的老人 , 但只要看了他们家的招牌——张家馄饨 , 就知道这是许多皂河人“储存”在记忆深处的那口馄饨 。
本文转自:速新闻(速新闻记者 仲文路)“老板|百姓食味丨这一口馄饨让多少人梦回少年
文章图片
走进张家馄饨店 , 你就能发现 , 店不是很大 , 只有三张桌子 , 饭点的时候还有可能需要拼桌 , 甚至没有座位 , 好在吃碗馄饨也用不了多长时间 , 翻台率也是非常高 。
在等待馄饨上桌的时候 , 美味从门口的这口锅里散发了出来 。
“真香!儿时的记忆中 , 美味不只有妈妈的饭菜香 , 还有老张家的馄饨 。 ”36岁的袁凤歧说 , 念书的时候 , 张家馄饨店便是开在了校门口 , 那时候也就几毛钱一碗 。 特别是冬天的时候 , 能在早上吃一碗馄饨 , 一整天都是精神饱满的 。
皮薄馅少 , 汤料精致 , 不一会儿馄饨便出锅了 , 只见老板张志明从一旁的大锅中打出一碗底汤 , 在底汤中加入香菜末、虾皮等 , 最后撒上一把“灵魂”调味料——黑胡椒粉 , 这才可以上桌 。
本文转自:速新闻(速新闻记者 仲文路)“老板|百姓食味丨这一口馄饨让多少人梦回少年
文章图片
不等馄饨凉透 , 赶忙囫囵吞上一口 , 虽然有些烫嘴 , 但滋味却妙不可言 , 身上顿时涌起一股热流 , 牵动着全身的感官 , 令人舒畅不已;再慢慢品味第二口 , 果然清鲜不腻 , 肉馅细腻……随后再喝了几口汤 , 咬一口馄饨 , 只觉皮薄细滑 , 咸淡合适 , 口感极好 。
“咦?这馄饨皮跟其他的有些不同?”
经询问之下 , 食客才明白 , 这些馄饨皮都是老张夫妻俩亲手擀出来的 。 或许只有精耕细作 , 所以才如此受欢迎吧 。
本文转自:速新闻(速新闻记者 仲文路)“老板|百姓食味丨这一口馄饨让多少人梦回少年
文章图片
72岁的老板娘王保文说:“我的曾祖父就是开馄饨店的 , 那时候家里有4家门面房 , 生意特别的火爆 。 后来 , 我嫁到了张家 , 为了让日子好起来 , 我便也开了一家馄饨店 。 ”
“1983年10月份 , 我在皂河的一所学校门口开店 , 一开始是4毛钱一碗 , 20多个馄饨;1991年 , 又去宿迁市区的马陵路附近开馄饨店 , 生意特别好 , 那时候真是太累了 , 一天甚至煮过近200份面条、馄饨 , 也蒸过包子 。 直到1994年11月 , 儿子买房结婚了 , 我们才回来 。 ”说起这些年 , 王保文笑道 , 他们靠着这门手艺 , 养活了家中5个孩子 。 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 , 唯一不变的是喜欢他们家馄饨的食客越来越多了 。
“如今一天也要包上1000多个馄饨 , 偶尔觉得累便关门一两天 , 可总还有食客打电话来找 。 ”王保文笑着说 , 她的孩子们都事业有成了 , 家里也不需要老两口赚钱 , 但他们觉得虽然买馄饨赚不了多少钱 , 但也能图个乐呵 , 被需要的感觉很充实的 。
本文转自:速新闻(速新闻记者 仲文路)“老板|百姓食味丨这一口馄饨让多少人梦回少年】临近年关 , 烟火味渐浓 。 大街小巷已开始装饰彩灯 , 大家呼朋引伴地走上街道 , 过年必备的炒货、各种馅料的现包大粽子……处处充满了诱人的香味 , 但老张家的馄饨却给许多皂河人的记忆打上“烙印” , 远远地便能寻味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