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台|手术台上,患者的脊柱扭曲如蛇,一场虚惊、一片喝彩

周五,张医生的大学同学给她打电话:有一个疑难麻醉,需要请她帮忙。
常年在三甲医院历练的张医生,想到没想就答应了。按照她的想法:自己可谓身经百战,应该没有什么麻醉能难倒自己。
然而,当赶到老同学医院后,她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前呼后拥、一顿恭维中,大家把她请到了患者所在的病房。
手术台|手术台上,患者的脊柱扭曲如蛇,一场虚惊、一片喝彩
文章插图
看到患者的第一眼,她就傻眼了。原来,这可不是普通的患者,这是一个孕妇。并且,大大的肚子映衬下的娇小身躯,让她立刻有些紧张起来。
如果是普通的患者,总有方法能解决这个麻醉的问题。但是,孕妇就不行了。不仅要考虑大人手术麻醉的问题,更要尽量避免对腹中胎儿的影响。
没看到患者之前,只听同为麻醉专业的老同学说:这个患者不好扎,希望她来帮忙做这个麻醉。假设扎不上,就做全麻。
可以说,因为张医生的全麻经验丰富,主要是希望用她的全麻来托底。
张医生深知:尽管目前的剖宫产全麻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但非必要情况下还是尽量不全麻。于是,张医生让孕妇侧过身子、看看她的后背。
当看到后背时,有着丰富经验的她,也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她看到的,并不是一个正常后背,而是一个有些明显畸形的后背。整个身躯的扭曲,形似一条蛇一样。
令她稍稍安心的是,在她亲自摆正孕妇后背之后,她看到了一个似乎还算在一条直线上的脊柱。
当时她在想:如果不是这个孕妇后背基本没什么肉,她肯定会选择直接放弃。
就这样,她也不敢打包票的和产妇、家属以及老同学等人说好:试试硬膜外穿刺,一旦觉察不对,就立马放弃改全麻。
麻醉前,张医生还特地检查了一下麻醉机以及插管等设备。面对这样的患者,她确实没有太大把握。
穿刺的时候,她让老同学帮忙摆正孕妇上半身。
手术台|手术台上,患者的脊柱扭曲如蛇,一场虚惊、一片喝彩
文章插图
在众人的注视下,她有条不紊地消毒、铺巾、打局麻……
当穿刺针进入两厘米后,手上传来熟悉的突破感。尽管这个深度远远浅于正常人的三厘米以上,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万一已经到达目标呢!于是,她抽了一点盐水开始测试硬膜外腔的负压。
当她轻弹盐水进入的时候,丝毫没有阻力的感觉告诉她:针尖已经在目标深度了!
小心翼翼置换后,再次通过导管液面下降速度验证导管是否在硬膜外腔。
当看到液面毫无阻拦的下降后,大家不由发出一声“好!”的喝彩声。
此时,张医生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了。
然而,这只是成功的第一步,还要看麻药的阻滞效果。
将孕妇放平后,张医生着手硬膜外麻醉的试验量工作。
鉴于孕妇后背畸形的情况,不能完全排除脊柱结构异常。于是,张医生小心地推了两毫升局麻药测试。
手术台|手术台上,患者的脊柱扭曲如蛇,一场虚惊、一片喝彩】几分钟后,张医生问孕妇:下半身麻不麻、头晕不晕、眼睛花不花等问题。
孕妇说:腿有点麻,头不晕、眼睛也不花。
就在大家以为这下可好了,但张医生紧张得愁眉不展。她心里想:只有两毫升局麻药,不可能啊。这时候的麻醉效果,会不会是硬膜外导管进入了蛛网膜下腔?如果是那样,这岂不是一个腰麻了?
见张医生一言不发,手术室内的气氛变得凝重起来。
再次回抽硬膜外导管,完全抽不动,这让张医生稍稍安心。但她知道,这也不能完全排除导管不在蛛网膜下腔。万一导管贴壁呢?万一导管进入一侧神经根鞘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