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职业紧张”是因为心理素质差?

失眠、抑郁、内分泌紊乱、心血管疾病……如果你在工作压力下感到身心不适 , 很可能是“职业紧张”在作怪 。
“一钻进格子间 , 我就胸闷头疼 , 喘不上气 。 ”陆丹宁曾是知名媒体编辑 , 拿着不菲的薪水 , 近期却因压力过大选择离职 。 “电脑一盯就是一整天 , 加班到凌晨是常态 , 生物钟也乱了套 , 不吃助眠药很难入睡 , 失眠久了整个人都很焦躁 。 ”
新型经济环境下 , 海量的信息、激烈的竞争打破了工作和生活的界限 , 带来无处不在的紧张感 。 相较于症状明显、多发于特定行业的传统职业病 , “职业紧张”涉及的人群更加广泛 , 严重影响劳动者身心健康 , 但由于多是隐蔽性伤害 , 因此存在难界定等问题 。
“职业紧张”算职业病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 , 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
企业心理咨询师王永杰介绍 ,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包含10类132种职业病 , 基本限于工业生产范围 , 以尘肺、化学中毒等制造业的健康风险为主 。 因社会心理因素引发的“职业紧张”目前虽不在职业病范围内 , 但同样属于“工作相关疾病” 。
“职业紧张”也叫职业应激 , 是指在某种职业环境下 , 客观需求与个人适应能力失衡导致的生理和心理压力 。 “职业紧张的诱因有很多 , 分为人际关系、职业发展、组织结构、社会支持等 , 例如轮班作业会影响血压、血糖和代谢率 , 付出与回报失衡让劳动者质疑自我价值 , 职场暴力、歧视和性骚扰也会引发心理问题……”王永杰说 。
世界卫生组织称 , “职业紧张”已成为全球范围的流行病 。 重庆市卫健委一项调查显示 , 国内汽车制造企业54.89%的工人有中度以上紧张反应;供电企业职工高度“职业紧张”检出率为52.9% , 劳动密集型企业女工检出率为19.4%-28.6%;互联网企业员工中34.0%有“职业紧张” 。
王永杰认为 , 适度紧张有益于激发劳动者工作潜能 , 但如果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 并且无法获得及时修复 , 可能诱发焦虑、神经衰弱、肠胃失调、心血管病等身心疾病 , 不仅降低工作绩效 , 甚至影响职业生命质量 。
袒露“职业紧张”会被视为心理素质差
【社会|“职业紧张”是因为心理素质差?】“整个人每天就像一张拉满的弓 , 弓弦随时可能绷断 。 ”90后程序员刘昊文的话道出了很多劳动者的心声 。 “心理压力太大了 , 老板比你更努力 , 优秀的新人一茬又一茬 , 怎么能不拼命?但越是紧张怕出错 , 脑子就越迟钝 , 干眼症、甲状腺结节等小病也找上了门 , 简直是恶性循环 。 ”
在层出不穷的新业态之下 , “职业紧张”给劳动者带来的困扰更加持久而隐蔽 。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郑广怀说 , 部分企业过度追求绩效 , 甚至通过平台软件监控员工的工作状态 , 导致员工时刻不敢松懈 , 身心疲惫状态不断积累 。
“职业紧张”让很多人深受其害 , 但却敢怒不敢言 。 “我不敢袒露自己的紧张不适 , 会被指责心理素质差、能力不够 , 没有人承认这是不合理的工作强度造成的亚健康 。 ”刘昊文说 。
郑广怀分析称 , 传统职业病集中在特定行业和工作场所 , 伤害较为显性而直接 , 所以医疗和制度能够作出系统性应对 。 而作为一种新型职业伤害 , 几乎所有劳动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职业紧张” , 很难明确工作会带来哪些伤害 , 这让“职业紧张”不容易被察觉 , 也给应对和解决带来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