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兵|瞭望 | 多年不涨价的抗癌厨房,每缕烟火背后都可能是关于生命的故事( 二 )


起初共享厨房只提供盐 , 后来病患家属的需求越来越多 , 他们准备的材料也越来越丰富 。 张广兵说:“有的患者只能吃流食 , 我们就配了破壁机 , 有的需要熬药 , 我们还买了中药锅 。 ”
吃得好才好得快
进入共享厨房 , 先是蔬菜和干货售卖区域 , 再往里走 , 就是最主要的炒菜区和炖汤区 , 50多个电磁炉在左右两侧排开 , 炉灶上面的架子上都放着食用油和调味品 。 厨房的最里面 , 是洗菜和备菜区 。
人们拎着饭盒和准备好的食材不断走进厨房 , 选口锅 , 找个电磁炉 , 开始做饭 。
备菜区 , 刀和案板接触的声音不绝于耳 , 而在炒菜区 , 油沾了水 , 锅里噼里啪啦作响 , 炖汤区 , 高压锅呲呲冒气……不同年龄和装扮的人 , 专注于自己手边的工作 , 炖个鲫鱼豆腐汤、炒个肉丝 , 或者仅仅是做一碗蔬菜面 。
午间 , 共享厨房热闹起来 , 伴随锅碗瓢盆碰撞的声音 , 浓浓的饭菜香气充满了整个厨房 。
来这里做饭的大多是病人家属 , 他们来到这里 , 都是为了能让生病的人吃上一口熟悉的味道 。 即使再节省 , 他们也想让病人吃顿好的 , 在他们心里 , 病人胃口好就意味着离恢复好不远了 。
患有白血病的老伴这几天刚用完药 , 不太想吃饭 , 67岁的王阿姨就变着花样给他做饭吃 。
锅里炖着鸡蛋和萝卜丝 , 都是王阿姨老伴喜欢吃的 。 “看病花钱不少啊 , 来这里做一顿饭够我们两人吃 。 ”王阿姨边说边看着锅 , “我们家离得太远了 , 孩子们还要上班 , 我一个人看护他 , 在这儿做饭 , 又便宜还能让他吃到家里的味道” 。
一位穿着玫红色外套的女士专注地看着自己锅里的菜 , 来自河南信阳的她从老伴的病友口中得知这里可以自己做饭 , 每天三顿饭都准时来共享厨房 , 做好了再给老伴端回去 , “外面吃得不习惯 , 还是自己做的合胃口 。 ”她说 , “8个疗程的化疗 , 目前才刚开始 , 我们在这里的时间还很漫长 。 我最担心的是过年厨房如果不开门 , 我们就要在医院过年了 。 ”
对于病人和家属们的担忧 , 张广兵的答复是:“我们365天全年无休 。 ”他一边回答着一边抓着两条还在扑腾的鱼穿过人群 , 在洗菜池里刮鳞、剖鱼 , 动作麻利又娴熟 。 有些人不会做饭 , 又想给家人补充营养 , 张广兵他们就义务帮忙做菜 。
“我以前也不会 , 都是开厨房这几年一点点学的 。 ”张广兵露出一个腼腆的笑容 , 又顺手帮其他人处理了一条鱼 。
医院附近饭店林立 , 但共享厨房的特点鲜明——这里提供场地和厨具以及调味品 , 供人炒菜炖汤 , 食材可以自带 。 遇到不会做饭的人 , 店里会代为加工 。
三个合伙人
来到共享厨房里的人背后都有着不同的故事 , 而共享厨房的三个合伙人也有着不一样的经历 。
三个合伙人王战胜、魏兴江、张广兵 , 原来都在附近的菜市场开小店 , 给病人及家属提供营养餐代加工 , 同样是提供锅碗瓢盆、调料和场地 。
故事的开始源自一些机缘巧合 , “90后”的张广兵大学毕业后 , 因陪护生病住院的父亲 , 萌生了在医院附近开个做饭地方的想法:“我自己都没想到 , 开始是想创业 , 最后干成了公益 。 ”
王战胜经营着一家粮油店 , 不少人来借火做饭 , 于是 , 粮油店“被迫”转型成了代工厨房 。
魏兴江的妻子曾患有癌症 , 眼看着妻子在精心照顾下一点点好起来 , 他决定帮助更多人 。
菜市场拆迁后 , 张广兵曾一度想要恢复“正常”的生活 。 “当时我就想着 , 共享厨房一年365天无休 , 哪怕一周能休息一天也行啊 , 刚好菜市场拆迁 , 我就趁机找了个新工作 。 ”张广兵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