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们|【科普】不一般的核设备“医护队”

医生们|【科普】不一般的核设备“医护队”
文章插图
如果把电厂比做人体,系统设备就是人体的各个器官。那么,设备管理处就是一所专注于系统设备健康的医院,而设备工程师则是电厂系统设备的主治医生团队。
会治病
设备医生通常经历了调试和生产阶段的各类锻炼,通过现场的摸爬滚打,仔细琢磨这些不会说话的机器“工友们”,摸透了它们的“秉性”和“脾气”。
对于设备报警、运行异音、罢工等此类“伤风感冒”,设备医生们都能手到病除。
即便面对现场设备的疑难杂症,他们也是胸有成竹。
“主治医生”会根据需要召集相应专业科室会诊,如专注精密仪表机柜的“脑科医生”,关注机械设备的“内科医生”,专攻电能输送的“心脏医生”等,对问题进行庖丁解牛式地分析,找到病根,对症下药。
同时,通过风险分析,也会将药物的负面作用控制到最小,在“治病”的同时,杜绝引入新的隐患,为患者长期的健康护航。
对于先天不足,普通药方已无法根治的设备疾病,设备医生则会联系专门的“骨科/外科医生(变更工程师)”针对性给出手术方案,确保手术一次成功,恢复设备健康。
医生们|【科普】不一般的核设备“医护队”】 变更工程师是手术的“主治医师”,根据现场设备健康趋势、病情特征确定病灶,进行设备相关信息搜集确认(病情信息采集)、商讨方案及可行性。
结合病情信息采集情况,明确手术范围和各参与角色的职责、编制详细设计方案、充分论证设计正确性和规范性、制定详细变更计划并按计划准备,充分分析可能产生的风险及后果并做好应对措施。
术前,“主治医生”组织各专业医生再次对手术方案进行审查,从人机料法环方面进行充分推演,进一步完善手术方案。
术中,“主治医生”负责对主刀医生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见证、对实施结果进行验收,确保现场实施符合手术方案要求,同时为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设备医生不仅能为设备疾病开方治病,更擅长的是为设备治未病,防病于未然,保证设备的长期健康。那他们是如何练就一身治未病的本领,那我们接下来一览究竟。
医生们|【科普】不一般的核设备“医护队”
文章插图
治未病
场景一
远程健康监测
设备医生们每天上班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对系统和设备进行健康监测和诊断,利用先进的设备健康管理平台(PHM)和在线监督平台及仪器等手段给系统设备做B超和心电图,分析数据趋势,以便第一时间发现可能的异常或病变,早发现,早治疗。实时关注重要设备的健康状况,定期发布系统设备的体检报告。
医生们|【科普】不一般的核设备“医护队”
文章插图
场景二
实地查房
就像医生需要每日查房一样,设备医生的现场巡检对于及时掌握设备状态起到重要作用,尤其对于远程健康覆盖不到的部分。现场设备离线参数的记录、设备异常情况的发现都有助于提前发现异常,才有提早治疗的可能。
医生们|【科普】不一般的核设备“医护队”
文章插图
场景三
设备把脉
研究设备的功能和故障模式,根据设备先天体质和不足,以及健康监测和巡检结果,针对性开出预防设备生病的保健药(预防性维修策略)。
医生们|【科普】不一般的核设备“医护队”
文章插图
场景四
定期回访
同时,设备医生深入介入现场工作,观察执行过程和评估执行结果,如同医生的查体工作,拿到设备状态的第一手资料,有助于做到对设备健康程度的准确评估,跟踪每个预防性维修药方的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