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转扩提醒!春假期间多吃“它”,专治各种“假期病”!还防来年开春温病→

(央视财经《职场健康课》)生姜,五短身材毫不起眼,但是无论烹大餐还是炒小鲜,它都是厨房里的“黄金配角”。而在医生眼里,这味毫不起眼的“黄金配角”可以称得上是中药里的“流量”担当,《伤寒论》里需要用到生姜的方子就有三十多个。
在冬春交接的日子,用好生姜这味药食同源又便宜取用的药,不仅可以预防春天的温病,而且可以应对佳节期间可能遇到的各种小毛病。
假期|转扩提醒!春假期间多吃“它”,专治各种“假期病”!还防来年开春温病→
文章插图
解表散寒
今年的春节前后不仅各地都有雨雪侵袭,还伴随气温的忽高忽低,欢度佳节的同时一不留神可能就被寒邪附体,这个时候,一杯熬制的生姜水就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在寒邪刚刚侵入的时候固守正气,帮助我们预防感冒。
另外,对于寒性体质的人来说,在气温比较低的时候,多吃一些生姜,或者多取用姜汁做成的药膳,也有非常好的补益散寒的作用。
恰逢新春佳节,做一瓶醋泡姜,每天早上含服一片,就能很好地预防感冒。
温中止呕
冬春交接,气温波动的时候特别容易出现寒湿困脾的问题,特别是节假日,吃得多,吃得好,也会有消化不良的状态,这个时候,吃一块腌制的生姜蜜饯,喝一碗以生姜为主料的药膳汤品,生姜的温中止呕作用就能很好地帮助我们重启胃动力。但是,生姜虽好,也不能多吃,筵席虽美味,也要有节制,每到年节,都是各大医院消化内科大夫最忙的时候,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要从每顿只吃七分饱开始。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出自《黄帝内经》,意为在冬天不慎感受寒邪,到了春天时,将会发生温热症候。如果经常熬夜、大怒、受凉、出汗,我们会有精气不足、下焦比较虚,到这个时候快要立春了,阳气又在往上走,形成下虚上猛的状况,就会造成体内空虚,容易风寒、感冒、咳嗽。如果饮食不当,又会出现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寒湿困脾的症状。这个时候,善用生姜,发汗除湿邪,温运脾胃,能够促进脾的运化水湿的作用,从而达到祛湿健体的作用。
假期|转扩提醒!春假期间多吃“它”,专治各种“假期病”!还防来年开春温病→
文章插图
1月30日19:30 播出的《职场健康课》节目,邀请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教授刘春生、北京中医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赵鲁卿、北京中医药学会中药资源与鉴定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刘颖和您聊聊厨房里的小生姜大作用!敬请收看。
假期|转扩提醒!春假期间多吃“它”,专治各种“假期病”!还防来年开春温病→】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 孙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