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从本岛到离岛,零零后在台陆生的疫情观察

时间的齿轮悄无声息地转动到了2022年 。 回顾这两年 , 似乎整个世界处于从“充满憧憬”转为“坚强挺过”的莫比乌斯环之中 。 尽管所有人都期待新冠病毒被彻底消灭的那一日 , 但从目前形势看 , 人们还需要付出更多代价来实现这个期待 。
疫情初期 , 我在厦门度过 , 因寒假返乡 , 滞留了9个月后 , 才辗转回到位于台南的学校 。 去年春节 , 我在台南 观察记录了当时台北疫情的暴发 。 如今 , 我转学至台湾离岛金门县 , 与厦门的家仅隔一海十数公里 , 但依旧因为双边入境需隔离的缘故无法返家 。 金门由于地处偏远 , 且有极其严格的入岛检查程序 , 一直未有发生新冠病例 , 因而县域部分公共场所与公共活动的防疫措施与台湾本岛有所不同 , 更为宽松 。 这也使得我在金门半年来的学习和生活较为放松 , 发现自己似乎退进一个集避险与观察二合一的“堡垒”空间 。
2021年入冬 , 新一轮疫情随着奥密克戎变种病毒的出现袭来 。 尽管疫苗接种给了人们抵御病毒的希望 , 奈何防疫措施的松弛使新型变种病毒长驱直入 。 台湾本岛也出现了一系列由范围疫情逐步扩散的情况 , 让持续了近半年的平缓情形不复存在 , 如今又迎来春节期间的人流移动高峰 , 其面对的防疫压力比去年更大 。
在这样的背景下 , 回顾一年来从本岛到离岛的居住、就学和公共活动空间的变化 , 透过对各类空间进行限定和产生影响的防疫措施 , 可以观察到隐藏在背后的官方政策和政府态度 。
时间拨回2021年初 。 当时台湾地区疫情已出现大规模暴发迹象 , 照说各地卫生部门需受防疫指挥中心的规划 , 但由于疫情发展速度始料未及 , 很多措施未能跟进 , 导致各县市病例开始激增 , 直到四月开始大蔓延 , 单日新增病例高达数百人 , 民众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 卫生部门针对此前疏忽进行检讨 , 开始亡羊补牢 , 宣布关停一切娱乐场所以及人群易聚集的公共空间 , 严格监督各地区防疫情况 , 并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境况制定策略 , 比如最为严重的台北市在六月份采取“封城”措施 , 持续接近一个月 。
彼时我在台南市就学 。 虽然南部地区疫情相对轻微 , 但考虑台湾地域很小而南北流动性很大 , 卫生部门统一标准要求全台所有学校停课 , 采取线上教学方式 。 另因台湾大部分高校学生升大二之后会选择在校外租房居住 , 停课期间住校生也几乎各自回家 , 学校宿舍内发生群居传染的风险大幅降低 , 即使在疫情最严重的北部地区也很罕见 。
台湾当局针对新冠病毒的疫情警戒标准 , 分为四个等级:一级代表有零星病例 , 或是入台病例个案出现突破感染 , 但未影响到社区;二级则是病例流入社区且待续追查的情况 , 集会等公共活动的举办将受到限制;三级以上的情况就相当严重了 。 台湾自从去年7月27日三级警戒解除之后 , 就一直维持在二级警戒 , 没有再降级或升级 。
这个警戒标准的登记划分 , 主要用以规范民众在疫情时期的日常生活空间 。 社区感染的规模大小和针对感染源的追查结果这两个指标 , 被当作提升或降低警戒等级的标准 , 是基于对疫情实际演变情况的分析得出的结果 。 大多数由个案转为群体感染的情况 , 都缘由社区中人口基数大与流动量大 。 感染源探究则是基于面对传染性疾病“由源头进行根除”的传统办法所进行的考量 , 如果这种办法无法遏制疫情蔓延 , 那就需要更直接和更严格的措施来进行隔绝 。 由此可看出 , 这种分级警戒标准制定是基于对病毒传染性的医学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