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惜!巨星陨落!“一门三院士”天上重聚( 二 )


痛惜!巨星陨落!“一门三院士”天上重聚
文章图片
黎介寿院士给小患者问诊
黎介寿曾说 , “你把病人放在什么位置上 , 就决定你能为患者做多少事 。 ”从医70年 , 他所有的幸福 , 所有的兴趣爱好和追求 , 就是为病人服务 。 这位老人90岁的时候 , 作息时间是这样:星期一早晨院士门诊 , 星期二上午要在37病区的重症监护病房看重病人 , 星期三在另外一个8病区 , 也是重病人 , 星期四早上在我们大病区查一个上午 , 星期五上下午都是业务学习 。
痛惜!巨星陨落!“一门三院士”天上重聚
文章图片
黎介寿院士给年轻医生上课
2022年2月份 , 黎介寿院士还主动要求为医院年轻医生们再上一课 , 提醒大家重视战创伤救治 , 他自己备课、制作课件 , 结合自己参加渡江战役、抗美援朝等伤员救治经验深入浅出进行讲解 , 原本计划45分钟的课他讲了整整100分钟 , 他对战场救治的最新思考和研究深深吸引着台下的专家教授和年轻医学生们 。
痛惜!巨星陨落!“一门三院士”天上重聚
文章图片
黎介寿院士
黎介寿从抗战时期开始投入医学研究 , 在他心里 , 始终有一个强国梦 。 他在肠道疾病治疗上创下过很多国内第一、亚洲第一 , 成为我国普通外科领域的一代大师 。 一个医生的眼界有多宽 , 他的舞台就有多大 。 为攀登医学高峰 , 黎介寿却从外科走进内科 , 称为加速康复外科和损伤控制性外科等技术与理念的倡导者 。
黎介寿曾说:“所以在学医过程中我就在想 , 国外有的 , 希望我们自己也能做出来 , 使我们国家的病人能得到最好的治疗 。 ”
痛惜!巨星陨落!“一门三院士”天上重聚
文章图片
黎磊石:做医生就要爱病人
与哥哥温厚儒雅不同 , 弟弟黎磊石秉性刚烈 , 从小就爱打抱不平 。 黎磊石1926年10月出生 , 1949年4月参加工作 , 1963年4月入伍 , 1981年4月入党 , 南京总医院副院长 。 1994年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 。 国际著名肾脏病学家 , 主任医师、教授 , 中华肾脏病学会及亚太地区肾脏病学会创始人之一 。 俗话说“人过中年不学艺” , 然而从事了20多年热带病和血吸虫病研究、并已拥有权威地位的黎磊石 , 却在52岁时决定转向肾脏病临床研究 。 这在当时实在难以理解 。 黎磊石一语道出心声:“经过这么多年发展 , 血吸虫病治疗在我国已经逐渐成熟 , 但肾脏病研究还是一片空白 , 我要做病人最需要的医生!”
痛惜!巨星陨落!“一门三院士”天上重聚
文章图片
黎磊石院士
在今天 , 治疗肾脏病的人都知道一种叫雷公藤的名药 , 但有多少非医学界人士知道黎磊石在雷公藤的发明中所作出的贡献?在一次查房中 , 黎磊石发现一名用雷公藤治疗风湿性关节痛的病人 , 治疗前存在的合并严重蛋白尿症突然消失了 。 这个偶然的发现 , 激发了他的创新灵感 。 随后黎磊石即开展了一系列基础研究 , 证实了雷公藤是一种具有独特免疫抑制功效的药物 , 对肾病治疗有显著帮助 。
但雷公藤也有剧毒 , 黎磊石不避危险 , 每天亲口尝毒 , 有一次他差点晕厥过去 。 最终 , 他掌握了雷公藤对治疗肾脏病既有效又安全的剂量 。
为了拯救更多肾脏病患者 , 内科医生黎磊石还顶着压力和非议涉足肾移植领域研究并获得成功 , 从最初的每年移植十几例发展到突破1000例 , 黎磊石用20年时间奇迹般地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40年的发展历程 。 2010年3月16日7时58分 , 黎磊石与世长辞 , 享年84岁 。 从医50年来 , 黎磊石院士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医学传奇 , 把医德修行作为终生课题 , 把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作为终生追求 , 以大爱仁心 , 为万千患者送去健康和笑容 。 黎院士说:“在一个具有道德感的医生面前 , 歌星和纤夫 , 总理和士兵 , 没什么不同 。 ”做医生就要爱病人 , 是黎磊石院士生前恪守的从医信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