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美了 收入多了 基诺群众生活更好了

本文转自:西双版纳报
环境美了 收入多了 基诺群众生活更好了
文章图片
采访人员陈瑾/摄
本报采访人员/陈瑾
从景洪城出发 , 沿着群山行驶半个多小时 , 就抵达景洪市基诺山乡新司土村巴飘村民小组 。 干净整洁的水泥硬化路面进村入户 , 一栋栋干栏式小楼窗明几净 , 没有围墙的庭院里百花争艳 , 村口一排整齐的摊位上摆满了各种山货和工艺品 , 幸福洋溢在村民脸上 。
这个曾因地质灾害隐患而搬迁的“难点村” , 经过提升改造人居环境、发展旅游经济 , 如今成为了美丽村寨示范村 。
提升改造环境美
跟随着巴飘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车白 , 采访人员走上了巴飘的网红打卡点——观光栈道 。 这个位于半山的观光栈道环村而建 , 风景优美 , 可以俯瞰到乡道的景色 。 竹制风铃桶、太阳鼓、彩色石堆……各种富含基诺族元素与现代风情的装饰物点缀其间 , 让观光栈道看起来既古朴又新颖 。 不时有游客在观光栈道上游览、拍照 。
“观光栈道过去是一排猪圈 , 私搭乱建、污水横流 , 整个村寨都弥漫着臭味 。 ”车白说 。
曾经的巴飘村民小组位于距乡政府4公里的深山中 , 交通不便 , 信息闭塞 , 居住环境差 。 2002年8月因特大暴雨导致山体滑坡 , 全村农户房屋不同程度受损 , 其中19户房屋墙体被拉裂 , 房屋明显倾斜 。
2002年 , 该村民小组被列入易地搬迁扶贫项目 , 各级党委、政府投入100多万元资金进行建设 。 2003年12月 , 巴飘村民小组完成整村易地搬迁 。 通过整体规划 , 每家住宅面积150多平方米 , 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基诺族传统干栏式建筑 。 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 组内道路硬化、自来水通到家中 , 建起了垃圾集中处理、标准篮球场和文化活动室 , 实现了人畜分离 , 村庄环境更加宜居 。
通过“党建引领+村民自治”积极践行“共建共治共享”理念 , 巴飘村民小组制定详细的环境卫生保洁制度、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制度 。 党员干部带着村民投工投劳铺设环村路、停车场 , 搭建“特呢朵”小集市、休息凉亭、议事亭等 。
“旅游饭”鼓了钱包
看到村民小组的环境越来越美 , 村民姿梅萌生了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来增收的想法 , 她花费约30万元新盖了一栋基诺族特色干栏式建筑 , 开办民宿 。 2019年 , 姿梅在村民小组里开起了“卓巴飘香”农家乐 , 主打基诺族风味生态菜肴 。 如今 , 她做旅游接待的收入已经超出过去种植、养殖的收入 , 成了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 , 她也成了村民小组里最早吃上“旅游饭”的村民 。
“我们村民小组有3家农家乐、5家民宿 , 生意都还不错 , 2021年 , 村民小组里还建起美食街 , 每天都有开车路过的游客停下来购买山货 。 ”车白边介绍边带着采访人员在村民小组里参观 , 砍刀布、竹筒乐器等基诺族文化元素随处可见 , 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 , 挂满了花盆 , 生活气息浓郁 。
据基诺山乡负责人介绍 , 通过党委、政府牵头制定方案 , 综合治理改造 , 村寨环境美起来的同时 , 也吸引了更多游客来参观和购买土特产 。
在打造美丽乡村基础上 , 巴飘村民小组因地制宜 , 尝试探索村企合作、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 , 办好基诺“特呢朵”山货赶集活动 , 利用传统民居、地理位置、农副产品等资源优势 , 与“基诺山寨”景区洽谈合作发展路径 , 践行“玩在巴坡、吃在巴飘、住在巴朵、游在乡村” , 将产品变成商品、将民居变民宿、将村寨变景点 。
环境美了 收入多了 基诺群众生活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