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大河健康报“目前患者黄女士恢复得比较理想|硬核救治!同时换心脏和主动脉,55岁患者除夕前迎来新生

本文转自:大河健康报
“目前患者黄女士恢复得比较理想 , 今天就可以出重症监护室了!”郑州市第七人民院心脏外科八病区浮志坤副主任医师介绍说 。
除夕前一天 , 被心力衰竭折磨六年多的心脏病患者黄女士 , 终于等来了重生的机会——
该院心脏移植专家团队通过7个小时手术 , 使她重回正常生活!一路疾驰 , 心脏供体从首都转运到郑州手术室
1月30日下午1点50分 , 一阵急促的急救车警笛声由远及近 , 打破了此刻的宁静 。 急救车门打开的瞬间 , 一名年轻医生抱下一个蓝白相间的箱子 , 急速奔向门诊楼手术室 。 这个箱子是人体器官转运专用箱 。
本文转自:大河健康报“目前患者黄女士恢复得比较理想|硬核救治!同时换心脏和主动脉,55岁患者除夕前迎来新生
文章图片
29日晚上 , 接到有合适供体的消息后 , 郑州七院立即派出王志伟医师和王伟鑫护士 , 连夜赶往北京 。
次日一早 , 在当地医院成功获取供体后 , 由2019年在郑州七院接受心脏移植的患儿家属“曲先生”爱心转运及北京交警开道护送 , 这个人体器官转运箱一路疾驰顺利到达北京西站 。
本文转自:大河健康报“目前患者黄女士恢复得比较理想|硬核救治!同时换心脏和主动脉,55岁患者除夕前迎来新生
文章图片
当供体到达郑州七院手术室时 , 该院心外科八病区主任张向立教授、浮志坤副主任医师、朱勇锋副主任医师 , 麻醉科的魏金聚主任医师、宋磊军副主任医师等院内专家团队 , 已经开始了前期的手术环节 。 55岁女士被病痛折磨多年 , 曾因心脏骤停接受ECMO抢救
黄女士6年前就开始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 甚至夜间不能平卧休息 。 3个月前 , 她在就诊时突发心脏骤停 , 所幸医护人员及时给予心肺复苏和ECMO(体外膜肺氧合)植入救治 , 才暂时保住了生命 。 黄女士每天备受病痛折磨 。 家人称 , 体重仅有100斤左右的她 , 不到一年又瘦了20斤 。 入住到郑州市七院心外科八病区后 , 专家团队根据她的心力衰竭 , 心功能IV级、扩张型心肌病、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升主动脉瘤、主动脉弓部瘤、降主动脉瘤、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性早搏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双肺肺气肿、肺大疱、动脉导管结扎术后等诊断 , 并结合患者的症状详细评估后 , 认为黄女士有明显的心脏移植手术适应证 。 苦苦等待一个多月后 , 终于在虎年春节迎来“焕新”生活
经过多方打听和家庭商议 , 体重仅剩80多斤的黄女士和家人决定 , 就在郑州市七院接受心脏移植手术 , “毕竟这家医院的手术量在全国排名靠前 , 去年一年就做了60多例心脏移植手术 。 ”而医院也集中了院内的优势资源 , 为每一名心脏移植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 “发挥七院心血管专科优势及团队协作的精神 , 尽快让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 ”张向立教授说 。 在为患者完善移植前检查检验后 , 很快将黄女士的信息录入了心脏移植等待系统 。 所幸就在除夕前 , 终于等到了供体的消息 。 多学科协力 , 7小时顺利完成超高难度复杂手术!
“平时的心脏移植手术 , 都是在供体到达手术室后才开始的 。 但是这名患者的病情比较复杂 , 有开胸心脏手术病史、心脏移植同期需要行升主动脉替换、主动脉弓替换及支架象鼻等复杂手术 , 手术耗时复杂 , 为缩短供心缺血时间 , 我们提前开胸 。 ”张向立教授说 , 如此复杂的手术(升主动脉替换、主动脉弓替换、降主动脉支架植入)需要深低温、停循环 , 平时最快也要五六个小时才能完成;加上心脏移植术 , 以及二次开胸等手术环节 , 至少需要八个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