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EHJ:睡觉的黄金时段可别错过!近9万人研究发现,晚上10-11点入睡最健康,过早/晚睡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24%、25%相关

此刻看到这篇文章的你 , 今儿个打算几点睡呢?
“看完这条视频就睡!”
“打完这局游戏就睡!”
“吃完这瓜就睡!不对呀 , 这瓜有毒 , 我号怎么氵”
就这样 , 一群人每天起床时虚弱地呐喊道 , “今天晚上10点 , 我一定会在床上躺着!” 。 等到晚上 , 就算真的按时钻进被窝 , 眼皮子直打架 , 也得多撑会儿扒拉手机 , 等放下手机时——
“下 次 一 定” 。
当然 , 倒也不必晚上八九点倒头就睡!
这项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上的研究结果就提醒道—— 说好了入睡黄金时段是晚上10-11点之间 , 晚睡肯定是不可取 , 但睡早了也不行哦 。
来自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David Plans和他的同事们根据约8.8万人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 , 晚上10点-11点之间入睡 , 心血管疾病(CVD)患病风险最低 。 晚上10点之前入睡、11点-12点入睡、午夜之后入睡 , 分别与CVD患病风险增加24%、12%、25%显著相关[1] 。
风险|EHJ:睡觉的黄金时段可别错过!近9万人研究发现,晚上10-11点入睡最健康,过早/晚睡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24%、25%相关
文章图片

首页论文截图
看到这篇文章时 , 奇点糕不禁想到之前一个关于睡觉时长的大型回顾性队列研究—— 不能睡太少也不能睡太多。 与睡6-9个小时的人相比 , 睡不够6小时与心肌梗死风险增加20%相关 , 而超过9小时的 , 与风险增加34%相关[2] 。
这么看来 , 要想保护好我们的心血管 , 简简单单的睡觉还成了个大学问 ,睡觉时间长不得也短不得 。 除此之外 , 也还有相当多的研究证明睡眠时间不足与CVD患病风险增加有关[3] 。
那入睡时间段又会有啥讲究呢?
关于晚睡、熬夜的研究也是不在少数 , 比如毁胶原蛋白[4]、毁认知[5]、毁免疫系统[6]、毁葡萄糖耐量导致肥胖[7]啥的 。
好了好了 , 知道熬夜不好了!但若是仅从降低CVD患病风险上来看 ,晚上越早睡下真的就越好吗?
风险|EHJ:睡觉的黄金时段可别错过!近9万人研究发现,晚上10-11点入睡最健康,过早/晚睡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24%、25%相关
文章图片

修勾不用上班、不用上学 , 啥时候睡都行
于是 , Plans和他的同事基于英国生物库选择了88026名参与者 , 平均年龄为61岁(43-79) , 女性占58% 。
一方面 , 他们通过穿戴式腕带设备获得参与者的睡眠状况(包括入睡时间段、睡眠时长、睡眠规律) 。 另一方面 , 通过问卷、诊断等调查结果 , 收集参与者的生活方式、身体状况以及CVD患病情况等信息 。
在这里 , 研究者们将参与者的入睡时间段归类为四种:<10:00 pm、10:00 pm-10:59 pm、11:00 pm-11:59 pm、≥12:00 pm 。 并将患病定义为首次发生CVD 事件 , 包括慢性缺血性心脏病、卒中、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但不包括因CVD死亡事件 。
在5.7年的平均随访时间里 ,3172名参与者(3.6%)患上CVD 。 其中 , 有4.2%人在<10:00 pm入睡 , 15%人在10:00 pm-10:59 pm 入睡 , 38%人在11:00 pm-11:59 pm 入睡 , 43%人在≥12:00 pm 入睡 。
在对参与者的年龄、性别、睡眠时长、睡眠不规律、吸烟、体重指数、糖尿病、血压、社会经济状况等 多变量因素进行调整后 , 研究者们发现 ,入睡时间段和CVD患病风险之间果然具有显著相关性 , 但并不是线性关系 , 而是呈U型相关 。
分析结果显示 ,晚上10点-11点为黄金入睡时间段 , CVD患病风险最低 。 熬到半夜以后才睡时 , CVD患病风险最高 。
具体来看 ,与10:00 pm-10:59 pm入睡相比 , <10:00 pm入睡与CVD患病风险 升高24%显著相关 (HR 1.24 , 95%CI 1.10-1.39 , P<0.005),11:00 pm-11:59 pm入睡与CVD患病风险 升高12%显著相关 (HR 1.12 95%CI , 1.01-1.25 , P= 0.04) ,≥12:00 pm入睡与CVD患病风险 升高25%显著相关 (HR 1.25 , 95%CI 1.02-1.52 , P=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