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湘雅医院“病历博物馆”:从笔尖到指尖,260万份病历见证医学进步( 三 )


见证者说
病历呈现的是欠缺 , 它帮助医疗趋于完善
并非所有病历都那么完美 , 病历呈现的是欠缺 , 它帮助医疗趋于完善 。 2014年 , 湘雅医院胰胆外科医生黄耿文指导学生对接受腹股沟疝修复术后、因植入网片发生感染的病例进行研究 。 师生们在病历室检索出此前数10年的相关病历后发现 , 当时大多数病历都没有记载相关网片的材质和型号 , 有的甚至连病人感染的类型也没有记录 。 黄耿文用“复杂”一词形容当时的心情 , “一边暗暗责怪着前人 , 一边也担心有朝一日自己笔下的病历会不会被后人嘲笑” 。
在湘雅医院 , 有个有名的“病历痴” , 他就是心胸外科创建者袁明道 。 一份1987年5月的病历显示 , 袁明道收治了一个5岁先心病女童吴敏(化名) , 孩子长时间发烧 , 只要一活动就呼吸急促 。 为了帮助患儿 , 袁明道带领团队给患儿实施了手术 , 手术很成功 。 而在上世纪80年代 , 心脏病手术起步不久 , 先心病手术属于高难度手术 。 如今 , 先心病手术的技术日益成熟 , 成为常见的手术 。 现在湘雅医院心胸外科已经能够完成包括心房动脉双调转等各种复杂心脏手术 。
2001年到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病案管理与信息统计中心工作的钟彬 , 总能见到90多岁的袁明道来病历室抄写病历 。 但袁老很久没来抄过病历了 , 钟彬听说他身体不太好 。 生病前 , 袁老共整理出了20多个病历记录本 , 浓缩了上万个心胸外科病例的经验和教训 。 袁明道从病历中“探宝”的精神在年轻医生中得以延续 , 采访这日 , 采访人员在纸质病历库房内遇到一位年轻医生在寻找病历 , 他说自己遇到了一位罕见病患者 , 想翻查类似的病案来寻求启发 。
现在 , 湘雅医院“病历博物馆”中仍存放着近3年内住院患者的纸质病历 , 这些病历归档后 , 由工作人员着行整理和进行扫描入库工作 , 整理完成这些病历后都会并入数据库中 , 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 只要经过流程审批 , 在湘雅医院的学生和医护人员都可以调取病历库的所有病历 , 用于论文写作、科研、教学等用途 。 这也提醒着每一位医护人员 , 对自己的医疗行为 , 以及写下的任何一个记录都应该谨慎对待 , 要保证准确、详细 。
采访人员手记
病历背后的严谨精神最应传承
尽管现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 3D打印、数字医学、基因工程等新技术不断涌现 , 各种超乎想象的高难度治疗案例也持续刷新人们的认知 , 但在很多时候 , 医学的发展 , 靠的是医生们见识一个个病例、经手一台台手术、解决一个个小问题而缓慢推进的 , 这背后也离不开每一份病历的记录 。
如今 , 许多人想起病历 , 可能想到的是医生在病历本上潦草的字迹 , 但是回望70多年前的湘雅医院 , 那一份份手写的老病历不仅记录下了健康事业的发展 , 更是将医生对患者的爱与责任刻在纸上 。 而今天 , 杨期东等老教授们依旧坚持如此 。
虽然记录病历的语言在变、方法在变、形式在变 , 科技发展已经改变了关于病历的一切 , 但它永远无法改变医患间那份生死所寄、性命相托的承诺与信任 , 这份坚持值得每一个从医者慎思之、笃行之 。
来源:长沙晚报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