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类乙管”一个月后 医院逐渐恢复常态化诊疗

“乙类乙管”一个月后 医院逐渐恢复常态化诊疗
文章图片
2月7日 , 北京市朝阳区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家长带孩子前来接种儿童疫苗 。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曲俊燕/摄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曲俊燕摄影报道
1月8日起 , 我国将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正式调整为“乙类乙管” 。 如今“乙类乙管”已实施一个月 , 采访人员再次走访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现 , 医院的就诊人次、患者类型、医护工作流程等都发生了明显变化 , 医院已逐渐恢复常态化诊疗 。
“乙类乙管”一个月后 医院逐渐恢复常态化诊疗
文章图片
上图:2月7日下午 , 北京朝阳医院发热门诊大厅 , 一名65岁的住院患者等待出院 , 大厅内没有其他患者 。 据了解 , 目前朝阳医院发热门诊每日接待患者五六十人左右 。
下图:2022年12月27日 , 北京朝阳医院 , 发热门诊内的患者 。 2022年12月初 , 北京朝阳医院每天接待500多人次的发热患者 , 医院抽调医护人员紧急支援发热门诊 , 增加诊疗单元 。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曲俊燕/摄
“乙类乙管”一个月后 医院逐渐恢复常态化诊疗
文章图片
上图:2月7日 , 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 , 患者在就诊 。 在新冠感染高峰期 , 急诊科的诊室由3个增加到了6个 , 全力收治新冠感染者 。 如今支援急诊科的专科医生都已回归各自科室 , 急诊科诊室已经恢复原有功能 。
下图:2022年12月27日 , 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 , 患者及家属在诊室内排队就诊 。 当时 , 急诊科连续两周高位运行 , 每日急诊内科患者激增至450-550人次(平日为100余人) , 以老年人、合并基础病的危重症患者为主 。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曲俊燕/摄
“乙类乙管”一个月后 医院逐渐恢复常态化诊疗
文章图片
上图:2月7日 , 北京朝阳医院 , 急诊科内人数不多 , 患者有序就诊 。
下图:2022年12月27日 , 北京朝阳医院 , 急诊科内挤满了患者和家属 。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曲俊燕/摄
“乙类乙管”一个月后 医院逐渐恢复常态化诊疗
文章图片
上图:2月7日 , 北京市朝阳区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全科门诊医生张凤为患者看诊 。 她说 , 现在来发热门诊的患者已经减少很多 , 且多为上呼吸道感染和细菌感染等发热 , 还有患者单纯来开药 , 以防再次感染新冠 。 当天上午张凤接待了十几位患者 , 发热门诊内只有一个诊室开着 。
下图:1月3日 , 北京市朝阳区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患者在发热及11类症状诊疗区排队就诊 。 该中心在2022年12月6日将发热哨点改扩建为发热及11类症状诊疗区 , 内设两个内科诊室、一个中医诊室、一个输液治疗室、一个药房和收费处 。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曲俊燕/摄
“乙类乙管”一个月后 医院逐渐恢复常态化诊疗
文章图片
“乙类乙管”一个月后 医院逐渐恢复常态化诊疗】2月7日 , 北京朝阳医院 , 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周海江在查看一名基础病患者的肺部CT , 这名患者曾感染新冠 , 出院后再次发热、憋气 , 核酸检测阳性 , CT影像再次出现病毒性肺炎表现 。 周海江介绍 , 急诊科目前接诊的患者中包含部分新冠后遗症患者 , 他们大多有基础疾病 , 还包含一些周边省份转院过来的病人 。 “抢救室还是在拼命 。 ”周海江说 , 他已经4年没回家过年了 , 前段时间的高强度工作 , 让他感觉现在还没有歇过来 。 新冠感染高峰时期 , 急诊科抢救室同时容纳80多人 , 现在已经下降到三四十人 。 “现在总算能腾出点空来 , 多做点临床操作了 。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曲俊燕/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