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半月谈文〡明前茶来源:《品读》2022年第2期那一年带着幼小的女儿回到故乡无锡...|品读|圆满一刻,永在心中

本文转自:半月谈
本文转自:半月谈文〡明前茶来源:《品读》2022年第2期那一年带着幼小的女儿回到故乡无锡...|品读|圆满一刻,永在心中
文章图片
文〡明前茶
来源:《品读》2022年第2期
本文转自:半月谈文〡明前茶来源:《品读》2022年第2期那一年带着幼小的女儿回到故乡无锡...|品读|圆满一刻,永在心中】那一年带着幼小的女儿回到故乡无锡 , 我的外婆看到重孙女高兴坏了 , 一定要拿着不锈钢小锅去买槐古桥的小笼包 。
我怕她受累,连忙拦住,说:哪儿没有小笼包子呢?我们从火车站换乘公交车过来的路上 , 看到点心名店王星记的门口 , 排队等小笼包子的队伍都淹没在蒸包子的一团团白汽中了 。
老家的每条街上 , 几乎都有一两家小笼包子店 , 何必舍近求远 , 去槐古桥头的那一家?
外婆执拗地说:只有槐古桥的小笼包 , 才值得一吃 。 别家的小笼包 , 要么用机器绞出的肉馅跟稀泥一样的没有嚼头;要么剁馅的大师傅像少吃了一碗饭没有力气 , 剁出的肉馅颗粒有石榴籽这么大 , 口感不细腻 。
另外 , 外婆还断言 , 槐古桥那家店的大师傅最有匠心 , 天天见他用力刮除肉皮上附着的肥油 。
故乡的小笼包之所以有灌汤效果 , 就是因为肉馅中必须搅入肉皮冻 。 肉皮以清水煮透 , 使之晶莹透亮 , 再细切成茸 , 顺着一个方向搅入肉馅 , 如此蒸出来的小笼包才有一口醇厚的汤汁 。
所以肉皮冻处理得干净 , 小笼包吃起来才不会油腻 。 再搅入纤细清白的小香葱 , 香气才格外绵长 。
说罢 , 外婆换上出门的衣裳 , 拄着拐杖一步一顿地去了 。 40分钟后她买了两屉小笼包回来 , 我那一向挑食的女儿一下子吃掉了4个 。
本文转自:半月谈文〡明前茶来源:《品读》2022年第2期那一年带着幼小的女儿回到故乡无锡...|品读|圆满一刻,永在心中
文章图片
这可把老祖宗高兴坏了 , 她叮嘱我女儿:“你下次再来无锡 , 太婆婆不知道还在不在 。 不过不要紧 , 只要你去槐古桥吃到小笼包 , 就会想起太婆婆来了 。 那家店会一直开着的 , 开到你上大学、结婚 。 等你快结婚了也一定要带对象来吃小笼包呀 , 他一定会满意的 。 ”
当时我的外婆已经82岁 , 女儿才4岁 。 外婆描述的场景 , 应该是二十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 老人家知道她可能看不到那一天 , 但小笼包萦绕的香气会连接起这些亲情记忆 , 让她的慈爱在小辈的心头浮现 。
本文转自:半月谈文〡明前茶来源:《品读》2022年第2期那一年带着幼小的女儿回到故乡无锡...|品读|圆满一刻,永在心中
文章图片
20年后 , 我与女儿再回故乡 , 发现槐古桥头的小笼包店果然还开着 。 8张方桌很快坐满了人 , 挤挤挨挨;那些手里不停地包着小笼包的女工们 , 依然在第9张方桌上娴熟地捏着包子上的二十多个褶子 。 每一笼包子8个 , 和外婆在世时完全一样 。
时光似乎并没有流走 , 又似乎流走了许多——包着小笼包的女工们 , 或许已是下一代人了 。
那家店离市第二人民医院很近 , 经常会有病人穿着竖条纹的病号服来吃包子 。 离我最近的那张方桌上 , 就有一位剃了光头准备做开颅手术的阿姨 , 带着她的儿孙们一起来品尝小笼包 。
每个人面前的小碟子里 , 都倒上了江南偏甜的醋 , 美味的小笼包 , 用筷子提起来像一只只饱满的小灯笼 , 全家人边吃边谈 , 本来沉重的叮嘱就变得容易一些了 。
光头阿姨对儿孙说 , 她知道自己颅内的瘤子长得很深 , 恶性度不低;万一手术不顺利 , 抢救回来也会浑身插满管子 , 毫无生活质量 。 “如果那样 , 我不希望被抢救 。 ”
阿姨说 , “我这一辈子过得很幸福 , 也很圆满 。 这一刀开好了 , 我就多陪你们几年 , 自由自在地出来吃吃小笼包;要么 , 我就带着这份圆满与你们告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