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漯河日报文化路那碗开花的菜作者 | 陈思盈每当闭上眼睛|漯河这家夜市麻辣烫被夸成了花!真有这么好吃

本文转自:漯河日报
文化路那碗开花的菜
作者|陈思盈
每当闭上眼睛 , 油腻而平庸的生活在面前铺展开来、心底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恐惧时 , 那种一眼能把人生看穿的不甘就会袭上心头——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像生活在密不透风的丛林里 , 有时候 , 刷着碗、做着饭、拖着地、洗着衣服 , 都会莫名其妙地想制造出一点儿什么动静 , 或是想歇斯底里地大喊大叫……狭窄而庸常的生活 , 常常有无限的重量 , 将我们的心一点一点的压紧、压实 , 直到没有一丝动弹 。
每每这种时候 , 我常会选择穿越大半个城市——从这个城市的最北端跑到最南端的文化路夜市 , 必吃的一定是老海麻辣烫 , 或配上一小份长沙臭豆腐和一杯张记雪花酪 , 或配上一份儿陈记秘制烤鱿鱼和一个张记月蒸肉 , 或配上几串老黑烤面筋和一份特色炒酸奶 , 让文化路的人间烟火味儿将自己麻木的心灵唤醒 。
和气的阿姨依然是面带笑容地说:“多放海带青菜 , 不要任何粉 , 少辣多麻 , 对吧?”
对!来到这 , 要见的就是这熟悉的人 , 要吃的就是这熟悉的人间烟火味儿 。
本文转自:漯河日报文化路那碗开花的菜作者 | 陈思盈每当闭上眼睛|漯河这家夜市麻辣烫被夸成了花!真有这么好吃
文章图片
1
2003年 , 我还在一家工程公司做文秘工作 , 每天的生活很是单调 。 有一次 , 偶尔和朋友到文化路夜市(那时候还在文化路北段)买书 , 饿了就到漯河高中门前的老海麻辣烫点了两碗麻辣烫来吃 。
当麻辣烫摆在面前时 , 我暗自嘲笑自己孤陋寡闻——以前 , 我一直以为麻辣烫都是在锅里涮的那种 , 这里却是一碗一碗的 。 普通的一个平底碗盛满了青菜、海带、千层、蘑菇、宽粉之类的食材 , 记得当时价格为1.5元一碗 , 算是物美价廉了 。
当又麻又辣又鲜又香的味道入口的瞬间 , 毫无准备的我真觉得自己的嘴巴像开了花——一种麻酥酥、火辣辣的感觉袭来 , 让身上的每一个毛孔都张开来 。
我跐着嘴对朋友说:“这可真是一碗会开花的菜呀!”
朋友笑着说:“这一刻 , 你的嘴唇真是艳若桃李呀!”我听后哈哈大笑 。
那时的自己 , 真是年轻啊!
从那以后 , 我隔三岔五都要跑到文化路夜市去吃上一碗麻辣烫 。 夜市里折射出的人生百态让我颇为感慨 , 它让人们找到释放——释放夏天的燥热 , 释放白天的疲倦 , 释放终日来的心理淤堵 , 释放对一个人的悸动 , 释放当年的遗憾……
二十岁时真是年轻 , 活得张牙舞爪、火暴无畏 , 总觉得生活就该过得像一锅沸腾的火锅 , 自己仿佛就是时时都能点燃一片的辣椒一样——微辣、中辣、超辣、麻辣、酸辣、香辣……失恋的时候 , 去吃上一碗麻辣烫 , 边大口大口的往肚子里吞边泪流满面 , 那种味蕾的触动 , 如让人怦然心动的爱情 , 一旦上瘾便让人欲罢不能——但还是会装作是被辣哭的样子 , 因为在爱情里 , 即使再溃不成军 , 也不能丢了自己的倔强;心情不好的时候 , 去吃上一碗麻辣烫 , 暖心暖胃 , 舌尖和嘴唇的一点麻 , 足以慰风尘;心情好的时候 , 也去吃碗麻辣烫 , 在麻与辣的刺激中尽情绽放自己的明媚和阳光……
本文转自:漯河日报文化路那碗开花的菜作者 | 陈思盈每当闭上眼睛|漯河这家夜市麻辣烫被夸成了花!真有这么好吃
文章图片
2
据说 , 夜市最早起源于北宋时期 。 那时 , 每至夜色降临 , 市井中便人声鼎沸 , 充满了江湖气 , 也充满了生活气 。 即便如今上千年过去了 , 夜市仍然是人们心头那抹不去的诱惑 。
我一直都觉得文化路夜市是这个城市最有烟火气的地方——一条不足一公里的街 , 融合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 吃的喝的、穿的戴的、玩具洁具、花草饰品、书籍纸张 , 可谓应有尽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