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科技特派员的早春地头

本文转自:柳州日报
乡村科技特派员的早春地头
文章图片
游强和村民一起种玉米
乡村科技特派员的早春地头
文章图片
游强用手机记录玉米苗生长情况 。
乡村科技特派员的早春地头
文章图片
在“双膜温室”里的玉米苗生长良好 。
乡村科技特派员的早春地头
文章图片
育苗大棚里挂着温度计 。
2月2日上午 , 雨点稀疏 , 在柳北区石碑坪镇石碑村专业种植合作社的农业科普示范基地里 , 菜地埂上的蔬菜菜叶携带着雨珠在寒风中摇曳 。 该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的乡村科技特派员游强和同事曾繁彦穿着红马甲 , 正与村民蹲在地上 , 拿着小锄头 , 有序地在一垄垄的薄膜上挖洞 , 在洞里种上玉米苗 。 刚平整的土地 , 经过雨水的滋润 , 又湿又软 , 大家的鞋上已沾满泥巴 。
“株苗间隔约20厘米 , 这株苗太弱了 , 长不大 , 不要了 。 ”游强指着育盘上发黄的玉米苗说 。 村民李玉梅听完 , 随手将那株苗拔掉 。
“早春天气寒冷 , 种玉米需要覆盖‘双膜’保暖 , 这样既能抵御寒潮又能促进生长 。 ”在一片隆起的约60厘米高的白色薄膜种植区域 , 游强用手轻轻拍了拍薄膜 , 里面的水珠瞬间落下 , 看到绿油油的玉米苗 , 他感叹道:“这才种下几天 , 就长这么高了!”
“双膜”种植 , 膜下的温度比膜外要高3至5摄氏度 , 玉米苗在“温室”里生长快 , 预计5月玉米就能采收 。
“早上市的玉米批发价每斤在2.5元至3元 , 比量产期的价格高了一倍 。 ”游强说 , 石碑村专业种植合作社从去年年底开始培育种苗 , 就是为了抢种玉米 , 提早上市 , 卖个好价钱 。
乡村要振兴 , 产业必发展 。 近年来 , 石碑村把玉米作为主要经济作物 , 全村种植玉米达1000亩 。 村里通过专业种植合作社建立起“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的生产模式 , 打造现代农业示范暨农业科普示范基地 , 目前共整合400亩地种植玉米和蔬菜 , 带动村民就近就业 , 增加收入 。
在石碑村专业种植合作社育苗大棚里 , 游强仔细地观察蔬菜种苗 , 发现病株立即处理掉 。 “这些西红柿苗嫁接种植 , 可以大大减少病虫害 。 ”游强打算再过几天 , 召集一些村民来大棚里 , 手把手教他们学习嫁接 , 方便村民今后自己在地头嫁接种植 。
从事农业工作已26年的游强 , 白发在不断增加 , 但是村民反映的病虫害问题却在逐渐减少 。
乡村科技特派员的早春地头】全媒体采访人员黄蕊报道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