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炎、利胆、保肝,5种治疗胆囊炎和胆囊结石的中成药,您要知道

胆宁片组方为青皮、陈皮、郁金、虎杖、山楂、白茅根、大黄 。 方中以青皮疏肝理气 , 陈皮行气燥湿 , 二药合用 , 疏肝行气燥湿 , 为君药 。 郁金行气解郁 , 活血止痛;虎杖清热除湿 , 利胆退黄 , 二者助君药疏肝利胆 , 为臣药 。 山楂活血化瘀 , 消食导滞;白茅根清热利湿 , 大黄泻热通便 , 使湿热之邪从二便分消 , 三药合为佐药 。 全方疏肝利胆、清热通下 。 用于由肝郁气滞 , 湿热未清所致的右上腹隐隐作痛 , 食入作胀 , 胃纳不香 , 嗳气 , 便秘 , 口不干 , 舌苔薄腻 , 脉弦 。
抗炎、利胆、保肝,5种治疗胆囊炎和胆囊结石的中成药,您要知道
文章图片
抗炎、利胆、保肝,5种治疗胆囊炎和胆囊结石的中成药,您要知道】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 , 胆宁片具有利胆作用 , 能增加胆囊收缩频率及胆汁流量 , 降低胆道括约肌紧张的程度 , 对胆囊结石有溶石作用 。 还能降低血清胆红素、胆汁酸水平 , 并能改善胆汁瘀积、肝功能及减轻慢性慢性胆囊炎病理损害;具有保肝作用 , 对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 降低慢性肝损伤所致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升高 , 升高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 , 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和纤维化程度;还可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 减轻肝脏脂肪变性和点灶状坏死 。 适用于慢性胆囊炎的辅助治疗 , 也可用于便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湿热证候者 。
抗炎、利胆、保肝,5种治疗胆囊炎和胆囊结石的中成药,您要知道
文章图片
胆石利通片组方为硝石(制)、白矾、猪胆膏、金钱草、大黄、乳香(制)、没药(制)、郁金、三棱、陈皮、甘草 。 方中硝石攻坚破积、化石消石 , 为君药 。 白矾、猪胆膏、金钱草、大黄清热解毒、利胆 , 共为臣药 。 乳香、没药、郁金、三棱具活血通络、活血散瘀、行气止痛、破气消积;陈皮理气 , 共为佐药 。 甘草和中 , 调和诸药 , 为使药 。 全方理气解郁、化瘀散结、利胆排石 。 用于情志不舒 , 以致肝气抑郁 , 疏泄失司 , 气阻络痹所致的右上腹胀满疼痛 , 痛引肩背 , 胃脘痞满 , 厌食油腻;胆石病见上述证候者 。 尚可用于慢性胆囊炎的辅助治疗 。
抗炎、利胆、保肝,5种治疗胆囊炎和胆囊结石的中成药,您要知道
文章图片
利胆排石片组方为金钱草、茵陈、大黄、槟榔、芒硝、黄岑、郁金、木香、积实(麸炒)、厚朴(姜制) 。 方中金钱草、茵陈蒿清热利湿、利胆排石 , 为君药 。 大黄泻下通腑;槟榔降气消积;芒硝软坚泻下清热 , 三药通泄导滞 , 助君药导湿热从大便而出 , 为臣药 。 黄芩清热 , 郁金行气活血;木香、枳实、厚朴行气除满 , 并能祛湿使湿去则热无以附 , 为佐药 。 全方清热利湿、利胆排石 。 用于由湿热蕴结所致的胁肋胀痛 , 尿黄 , 发热 , 腹部胀满 , 便干 , 或伴有黄疸 , 身目俱黄 , 舌红苔黄腻 , 脉弦滑数;胆囊炎、胆石症见上述证候者;由湿热蕴结所致的右胁胀痛 , 厌食油腻 , 发热 , 口苦 , 尿黄 , 腹部胀满 , 大便不通 , 或伴有黄疸 , 身目俱黄 , 舌红苔黄腻 , 脉弦滑数;胆囊炎、胆石症见上述证候者 。
抗炎、利胆、保肝,5种治疗胆囊炎和胆囊结石的中成药,您要知道
文章图片
利胆片组方为茵陈、柴胡、白芍、金钱草、黄芩、大黄、芒硝、知母、金银花、大青叶、木香 。 方中茵陈清热利湿;柴胡疏利肝胆 , 共为君药 。 白芍缓急止痛;金钱草、黄芩清热祛湿 , 利胆退黄 , 共为臣药 。 大黄、芒硝泻热通便 , 使湿热之邪通过大便而解;知母、金银花、大青叶泻火解毒 , 凉血消肿;木香行气止痛 , 共为佐使药 。 全方疏肝止痛、清热利湿 。 用于因肝胆湿热所致的胁肋疼痛 , 脘腹疼痛 , 拒按 , 大便不爽 , 小便短赤 , 身热头痛 , 呕吐不食 , 舌质红 , 苔黄腻 , 脉弦滑;急、慢性胆囊炎 , 胆囊或胆管结石见上述证候者;因湿热蕴结肝胆 , 胆汁不循常道 , 外溢肌肤所致的身面目俱黄 , 发热口苦 , 小便不利 , 大便秘结 , 苔黄腻 , 脉弦数或濡数;急性胆囊炎、胆管结石等见上述证候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