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征|患上“节后综合征”怎么办?专家:超2周未缓解需尽快就医( 二 )


专家:晚上11点前入睡 , 早晨7点前起床为宜
高慧敏强调 , 需要避免睡前长时间看手机 , 因为手机屏幕中的蓝光容易激活视网膜负责生物节律调节的细胞 , 让人保持清醒 。 从傍晚开始佩戴能够过滤蓝光的眼镜 , 可以帮助这些细胞有效恢复自身节律 。 另外白天适当增加户外活动 , 也是提神醒脑的好办法 。
而从中医角度来看 , 王春勇建议 , 调整生活节律 , 改善睡眠 。 进入春天 , 与冬日比较 , 随着阳气的增长 , 白昼一天天地延长 , 因此 , 起居也调整为晚睡早起 , 从睡眠的节律上适应春天的气候特点 , 呼应自然界的生发之气 , 晚上11点前入睡 , 早晨7点前起床 , 还可以在庭院中舒缓放松地散步 , 以疏通生发人体体内的阳气 。 必要时可以配合按摩、中药、针灸 , 改善睡眠 。
饮食上 , 王春勇提示 , 可以吃些健脾、养胃、消食的食物 , 炒麦芽、炒谷芽可以消积食 , 鸡内金可以助消化 , 砂仁可以醒脾胃 , 陈皮可以化痰湿 , 山药可以补脾阴 , 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选择 。 他说 , 唐代孙思邈认为“春日宜省酸 , 增甘 , 以养脾气 。 ”意思是当春天来临之时 , 人们要少吃点酸味的食品 , 多吃些甜味的饮食 , 这样做的好处是防肝气过于旺盛 , 补益人体脾胃之气 。
控制预期焦虑 如何快速恢复健康生活?
节后 , 有些人还伴有焦虑、失眠、神经衰弱等不适应的症状 , 不少人甚至整夜都睡不着 , 不得不去医院开些安眠药 。 高慧敏觉得 , 很多人发出“不想上班”的呐喊 , 可能想表达的是“不想这么快回到紧张的工作节奏” , “怕自己状态不好搞砸重要工作” , “还没有做完心理建设” 。
她建议 , 可以给自己设置缓冲期 , 增加积极的心理暗示 。 试着让自己的想法更具体一些 , 把“抱怨”变成“自我鼓励” , 比如“虽然我无法很快转换 , 但适度的焦虑有助于我快速进入状态” , “我为假期这么快结束而难过 , 但这些美好的回忆将是我继续前进的动力” , “大部分人都会经历过渡期 , 一周后我就会好起来的”等等 。
接纳自己也尤为关键 , 高慧敏觉得 , 机器停止和启动尚且存在惯性 , 电脑都需要不断清理内存 。 放下那些一秒切换的不切实际期待 , 接纳自己的情绪反应 , 允许自己的身心经历适应期 。 作为管理者和制度设计者 , 也应当顺应生物规律 , 以人为本 。 与此同时 , 合理安排工作顺序强度 , 由易到难 。 一方面让身心逐渐适应工作节奏 , 另一方面也能增加掌控感 , 减少不确定带来的焦虑 , 高慧敏说 。
编辑:高杨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 , 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