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每经记者新春走基层 | 冬奥开赛,春节健身不“打烊”:健康与社交筑成万亿赛道

每经采访人员:王紫薇 每经编辑:刘雪梅
#沈腾大年初一健身#的话题在春晚之后登上热搜 。 这个话题之所以火了 , 与它集中了多个引爆点有关 。 沈腾有没有去健身不知道 , 但在大年初一 , 健身连锁乐刻、超级猩猩的门店里 , 不少团课老师的课堂爆满 。
这个新年 , 健身成了潮流 。
节庆假日期间 , 大多数人会放开吃喝 , 一不小心就“每逢佳节胖三斤” , 减肥需求也接踵而来 。 今年以来 , 或许是前两年疫情期间居家隔离“教育” , 消费者对运动与健康的重要性理解愈发深刻 。
不仅如此 , 随着冬奥会举办、女足夺冠等利好消息 , 消费者的运动热情在这个冬天被点燃 。 在淘宝、抖音和京东等平台 , 采访人员发现 , 今年春节期间健身器械及装备销量不俗 , 不少旗舰店的哑铃、瑜伽弹力带等小器械月销量破万 。
今年新年期间 ,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走访了多家健身房发现 , 不少健身房的团课在春节期间不打烊 。 甚至新春一周的课表被安排得满满当当 , 不少课程早已约满 。
不仅如此 , 采访人员发现 , 除了传统吃喝用 , 追求个性、对健康生活有需求的Z世代 , 也把健身器材、健身卡放入了年货清单 。
这个冬天 , 或称得上是运动健身的“春天” 。
边过年 , 边健身
在互联网公司做运营的陈琳(化名)因为工作繁忙和家乡疫情的原因 , 今年留在北京“就地过年” 。
在意识到自己回不去的时候 , 她有些难过 , 这已经是她第二个没能回家的春节了 。 遥想上次因疫情留守北京的那个年 , 她一个人过得“十分难忘” 。
“想到这些我还挺低落的 。 一个人过年还挺不好受的 。 ”陈琳向采访人员表示 , “好在今年健身房酒馆什么的都没闭店 , 我已经找到了‘组织’ , 大家准备来个健身跨年party 。 ”
陈琳说的“组织” , 就是她在健身团课上认识的同样在北京过年的小伙伴们 。 陈琳是乐刻、超级猩猩等新型健身连锁的常客 , 她最喜欢上团课练Zumba尊巴舞 。
习惯|每经记者新春走基层 | 冬奥开赛,春节健身不“打烊”:健康与社交筑成万亿赛道
文章图片

超级猩猩门店 每经采访人员 王紫薇 摄
上团课的好气氛 , 让陈琳逐渐养成了长期健身的习惯 , 并认识了不少兴趣相投的小伙伴 。 “我们有个微信群 , 就是在这个群内 , 有小伙伴发出了跨年邀请 , 我就顺利加入了组织 。 ”
陈琳告诉采访人员 , 在群里 , 大家已经讨论出了初步的“跨年方案”:“1月31日约同一节Zumba课 , 上完拍照打卡后一起聚餐;大年初一 , 早起打卡上午同一节zumba课 , 中午一起聚餐 , ”陈琳说 。
“有什么比大家在胡吃海喝而我在健身自律更让人‘骄傲’的事情吗?没有!”陈琳笑着告诉采访人员 , “我已经开始期待这次不一样的新年了 。 ”
与陈琳一样 , 不少年轻人将健身视为一种潮流 , 代表着积极向上、自律的价值观 。 不少年轻人已经将健身融入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中 , 甚至还有人试图用新的生活方式影响上一代人 。
汤菲(化名)在过年之前给家里打视频电话时发现 , 家里放在阳台的躺椅不见了 。 细问了父母才知道 , 父亲体检查出了高血压 , 此后 , 父亲“饭后躺”的习惯被母亲纠正了 , 躺椅收进了杂物间 。 老俩口晚饭后 , 都会出门健走 。
春节之前 , 汤菲给家里下单了“新春礼物“:一台健身动感单车 。 “我爸妈‘饭后百步走’项目已经养成习惯了 , 晚上不运动一下我爸会觉得少了点什么 。 我想到冬天去户外健走有点冷 , 不如让他们在家里骑单车 , 同样起到锻炼的作用 。 ”汤菲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