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长寿老人杨明运:从光绪23年活到2014年,曾向记者公开长寿秘诀( 二 )


幸运的是 , 老和尚们都抱有慈悲为怀的心 , 对他还挺好的 。 不让他饿肚子 , 也不让他做过分劳累的活 。

杨明运与侄媳平时 , 杨明运只需要扫扫地、烧烧水、做做饭 , 日子过得好不惬意 。
在这群和尚 , 杨明运感受到了久违的亲情和善意 。
但是长久地在这里做基础的活 , 杨明运什么也学不到 。 他不由得想 , 我以后应该做些什么呢?
在杨父的认知里 , 继承他的活计或掌握一门手艺 , 才是最有用的事 。 可谁知杨明运竟然晕船 , 而杨明运的兄弟们一个个都遵循父愿成了船员 。
杨明运26岁时 , 杨父因工作缘由需要举家搬到烟台 , 杨明运便也跟着家里人过去了 。
然而他大字不识一个 , 也没什么特别的手艺 。 于是杨明运只能去码头做做苦力 。
早起晚归 , 每天顶着热烈的太阳搬运货物 , 累得汗流浃背也不能停 。

尽管日子清贫 , 但杨明运从来没有对此产生过不满 。 在这样混乱的年代 , 能和家人待在一起 , 已经是幸运的事了 。
在这做苦力的日子里 , 杨明运每晚都会去听评书、看戏 。 尽管都是半懂不懂 , 可也能听个乐呵 。 久而久之 , 杨明运自己都能讲出故事来了 。
回忆到这里 , 杨明运开心地给来访客们说了一段《三国演义》 , 听得大家目不转睛的 。
三国演义的故事谁没听过呀?可谁又听过一百年前的版本呢?
杨明运这一念一说 , 顿时将他们勾进了那个年代的世界 。 仿佛他们也置身于茶楼酒馆中 , 听着说书人侃侃而谈 。
还来不及回味 , 又有人提出了新的问题 。

杨明运“杨爷爷 , 为什么您和侄子生活在一起呢?您没有自己的子女吗?”
此时 , 杨明运的侄子杨玉兴接过了话茬 。
他从小便是大伯杨明运抚养长大的 。
对比起他的父亲和其他的叔叔伯伯 , 杨明运开窍比较晚 , 足足30岁才结婚 。
杨明运和妻子感情甚笃 , 却没什么子女缘 , 因此将侄子杨玉兴视如己出 。
在组建了自己的家庭之后 , 杨明运也背负了属于自己的责任 。 他进入一家面粉厂做起了最底层的工人 , 虽然比较辛苦 , 但杨明运最大的优点就是不怕艰苦 。
谁说没文化的人就不能好好过活?只要努力 , 就能赚来美好的明天 。
就这样 , 杨明运靠着自己微薄的薪资 , 将侄子杨玉兴抚养成人 。

杨明运与侄子谁也没想到 , 杨明运竟会如此长寿 。
60岁时 , 杨玉兴的父亲便因酗酒过度去世了 。 后来 , 其他叔叔伯伯也陆陆续续地离开了 , 几个兄弟只剩杨明运一个人孤独地留在世界上 。
而杨明运的妻子在60岁时 , 便双目失明了 。 72岁时 , 老太太也因身体原因离世 。
杨明远彻底成了孤家寡人 。
幸好杨玉兴是个懂得感恩的人 , 现在都由他和妻子吕玉珍一起照顾老人 。
吕玉珍13岁就被下嫁到杨家 , 整整70年 , 玉珍都对照顾老人亲力亲为 。
因为杨明运对她是半个爸爸一样的存在 。
她嫁给杨玉兴之时才13岁 , 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 。

杨明运按照风俗 , 嫁到家里的媳妇就该干起属于自己的活计 。 玉珍也是第一次做媳妇 , 她感到非常无助 , 不知如何是好 。
可那时 , 杨明运将她看作自己的孩子一样 , 照顾有加 。
在杨玉兴和吕玉珍结婚后 , 他们陆陆续续生下四个儿女 。 那时的他们难以抚养这么多孩子 , 全靠杨明运资助 , 一家人才得以活下去 。
杨明运深知读书的重要性 , 还出资供孩子们上学 。 他说自己当年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