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菜一故事】武昌鱼

武昌鱼(WuchangFish),俗称团头鲂、缩项鳊 。据《武昌县志》载:鲂,即鳊鱼,又称缩项鳊,产樊口者甲天下 。是处水势回旋,深潭无底,渔人置罾捕得之,止此一罾味肥美,余亦较胜别地 。”同时,以“鳞白而腹内无黑膜者真 。”属名贵淡水鱼菜 。又因为现代有毛泽“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词句,使武昌鱼更为闻名遐迩 。

【历史典故】
在武昌樊口附近,相传是三国吴王造船的地方 。这一天,为了庆贺新修的大船下水,孙权命人在船上摆酒设宴 。樊口附近的百姓也纷纷送来各色各样的鲜鱼,特别是樊口的鳊鱼,更是酒席上的上等菜 。孙权和大臣们吃得正起劲,席上又添了一盘喷香的清蒸鳊鱼,这鱼头小颈短,脊背又宽又平 。孙权很感兴趣,用筷子夹了一口丢到口里,觉得味道于别的鱼不同,特别鲜嫩,便叫人一连上了三盘,都吃得干干净净,酒也多饮了三大碗 。孙权用筷子指着盘里的鱼刺问:“这鱼出自那里?”一大臣回答说:“是樊口的百姓为了感谢大王的恩德特意送来的 。”孙权听了非常高兴,让人叫来一位老渔翁,赏他一碗酒,要他说出这鱼的出处 。
老渔翁开始不敢接酒,后来看孙权并无恶意,才大着胆子一口喝干了酒说:“这鱼出自百里梁湖 。每当涨水季节,经过九十里路长港,绕过九十九道弯,穿过九十九层网,来到长港的出水处,也就是我们樊口附近 。这里一边是港水清的照见人,一边是江水浑得象黄泥巴汤 。鳊鱼喝一口浑水,吐一口清水,喝一口清水,吐一口浑水 。经过七天七夜脱鳞换肚肠,原来身上的黑鳞变成了银子色的白鳞,所以吃起来格外有味 。”孙权听入了神,高兴地站起来说:“讲得好,讲得好 。来,再赏他一碗!”那老翁也不客气,接过第二碗酒又一口干了 。他又说:“这种鱼,油也多,鱼刺丢到水里可以冒三个油花 。”孙权哪能相信,他亲自试了试,果然别的鱼刺只有一个油花,独有这种鱼的鱼刺翻了三个油花 。孙权一时兴起,端起一碗酒走到渔翁跟前说:“你老很识鱼性,酒量也不错 。来,我敬你三碗 。”那渔翁说:“大王这样看得起我,小民就是醉死也要领情 。不过不要紧,有这种鱼的刺冲汤喝可以解酒 。”
孙权听后一把抓住老渔翁的手说:“你也说的太玄了吧 。如果真地能解酒,就罚我三大碗 。”说完,他拉着老渔翁上席,叫人用开水将鱼刺冲成汤喝了一口,果然提神醒目,各大臣喝了个个拍手叫好 。孙权高兴至极,端起碗来对众大臣说:“想不到我东吴出这样好的武昌鱼,来,罚我三大碗 。”说完放开酒量痛饮了起来,一气喝了九大碗,还嚷这叫人添酒加菜 。大臣们怕他喝伤了身体就劝他不要再喝 。孙权听了哈哈大笑;“怕什么?有这样好的神仙汤解酒,我还要喝他十大碗!”
【【一菜一故事】武昌鱼】从此武昌鱼和神仙汤就出名了 。直到如今武昌一带的老百姓在酒宴之后,都喜欢用武昌鱼的刺冲神仙汤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