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静|咽喉“要道” 警惕异物卡喉

薛静|咽喉“要道” 警惕异物卡喉
文章插图
燕都融媒体采访人员 檀亚楠
“医生!孩子吃东西卡着了,快给看看吧!”近日,5岁的小女孩圆圆(化名)在吃零食时,误将铁丝卡在咽喉“要道”。焦急的父母急忙带她来到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建华院区就诊。
铁丝卡在会厌处, 喉镜“探道取物”
接诊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薛静迅速来到女孩身边,让她仰头张嘴,观察咽喉情况。“没找到铁丝,看来异物位置比较深,需要用喉镜检查!”
随后,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内镜室,薛静开始为她进行喉镜检查,发现一根细小的铁丝卡在会厌部位,铁丝两端非常锐利。薛静说,如不及时取出,尖锐的铁丝极易造成食道损伤,严重时会引起食道穿孔,甚至有大出血的风险。而且,一旦铁丝“误入歧途”进入气道,有引起呼吸道梗阻、窒息的风险。
薛静与内镜室的医护人员一道,一边安慰孩子,让她放松紧张的情绪;一边进行咽喉部表面麻醉,之后小心翼翼地进行“探道取物”……最终,薛静用异物钳将一根长约1.5cm的铁丝从喉部取出。看到女孩无恙,一旁的父母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异物”猛于虎,预防是根本
石家庄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大主任邵永良表示,临床上,因误吞异物就诊的儿童并不少见。年幼的孩子对一些事物比较好奇,有时喜欢把一些小东西放到嘴里试一试,容易将一些小零件、小玩具、硬币等吞入体内。如果是尖锐的、比较大的异物误咽入食道,很难自行取出,需要专科医生用喉镜、食道镜等才能将它们取出来;如果误吸入气道,有可能会造成窒息的危险,必须要及时进行处理。
“异物”猛于虎,防患于未然才是根本。一方面,儿童的玩具宜大不宜小,防其误吞。儿童进食时须有大人陪同,吃有核水果时最好事先将果核剔出。另一方面,吃饭时,尤其是吃鱼类等多刺多骨、大枣等带核的食物时,要特别小心,不要边说笑打闹边进食。坚果、糖果、果冻等都是孩子们爱吃的东西,切忌边吃边打闹和奔跑,预防异物卡喉的发生。
薛静|咽喉“要道” 警惕异物卡喉】 邵永良提醒,发生鱼刺、动物骨骼等异物卡喉时,要及时就医取出,避免异物向深处滑落,增加取出难度。发生异物卡喉后,切忌胡乱吞咽馒头、饭团或者饮用食醋,这些做法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导致咽喉异物下坠、划伤咽喉食管黏膜而进一步加重病情。
那么,异物卡喉引起窒息时该怎么办呢?邵永良指出,应该牢记并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在危急时刻挽救生命。邵永良提醒,当自己发生异物梗阻时,建议第一时间向他人求助;而当被鱼刺等尖锐异物卡住喉咙,但未出现窒息时,应赶紧去找耳鼻喉科医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