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识中药】月中桂树桂枝

【【跟我识中药】月中桂树桂枝】传说月中有桂树,因以“桂枝”指月 。唐 卢照邻 《明月引》:“横桂枝於西第,绕菱花於北堂 。” 唐太宗 《辽城望月》诗:“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 。”可见桂枝在古代颇受诗人喜爱 。那么中药桂枝又有些什么作用和特点呢?
桂枝,为樟科常绿乔木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 。主产于广西、广东及云南等地 。春、夏季剪下嫩枝,晒干或阴干,切成薄片或小段用 。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桂枝的功效与作用:
性状鉴别:桂枝细圆柱形,外皮紫红棕色,可见细小圆点状皮孔,质脆易折,断面红黄色,粗枝断面黄白色 。有香气,味甜而辣,外皮味较浓 。以枝条细嫩,色红棕无枯枝者为佳 。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其中主要含桂皮醛、桂皮乙酸酯等而无芳樟醇 。
炮制:切片或切段生用 。
性味:辛、甘、温 。
归经:入心、肺、膀胱经 。
功能:助阳解表,温通经脉,温化水湿 。
主治:风寒感冒,发热恶寒;寒湿痹证,肢节酸痛;胸痹痰饮;腹中寒痛,闭经痛经;小便不利等病症 。
本药常用于以下传统方剂:
(1)桂枝汤(《伤寒论》):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治疗外感风寒,发热、恶风等症 。
(2)桂枝芍药知母汤(《金匮要略》):桂枝、芍药、知母、麻黄、附子、防风、白术、生姜、甘草,治疗历节、肢节疼痛;
(3)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桂枝、茯苓、桃仁、丹皮、赤芍,治疗痛经 。

药理作用:
? 1、解热 ?
桂皮醛能解热,能使皮肤血管扩张,调整血液循环,使血液流向体表,有利于散热和发汗,这种作用也就是所谓温经通络,透发热气 。但是,桂枝的解热和发汗作用是很缓和的,所以,中医的经验认为,桂枝要配其它解表药才能发汗,而配收敛药又能止汗 。
? 2、镇痛 ?
作用于大脑感觉中枢,在治疗因头部血管痉挛而引起的头痛时,可促使血管舒张而缓解头痛;还能解除内脏平滑肌痉挛,缓解腹痛 。
? 3、健胃 ?
能促进唾液和胃液分泌,帮助消化 。
? 4、抗菌 ?
体外实验桂枝乙醇浸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等有显著的抗菌作用 。
? 5、抗病毒菌 ?
体外试验桂枝煎剂对流感病毒有强力的抑制作用 。
? 6、抗真菌 ?
体外试验对革兰氏黄色癣菌等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