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氯胺酮用于自杀意念患者的紧急治疗

BMJ:氯胺酮用于自杀意念患者的紧急治疗】全世界每年约有700000人死于自杀 , 其是企图自杀的10到20倍 。 自杀是青少年和年轻人的第二大死亡原因 。 12个月内 , 全球2%的成人有自杀念头 , 其中0.5%的个体实施自杀计划 。 近日 , 顶级杂志BMJ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 , 研究人员旨在明确氯胺酮在短期和六周内快速起效的抗自杀益处 。
BMJ:氯胺酮用于自杀意念患者的紧急治疗
文章图片
该研究是于2015年4月13日至2019年3月12日期间在七家法国教学医院完成的 。 参与者年龄18岁或以上 , 目前有自杀意念 , 且自愿入院 。 排除标准包括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病史、物质依赖和氯胺酮禁忌症者 。
BMJ:氯胺酮用于自杀意念患者的紧急治疗
文章图片
156名参与者被招募并随机分配到安慰剂(n=83)或氯胺酮(n=73)治疗 , 按中心和诊断分层: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或其他疾病 。 除了常规治疗外 , 在基线和24小时时给予两次40分钟的氯胺酮(0.5mg/kg)或安慰剂(生理盐水)静脉输注 。 该研究的主要结果是根据自杀意念总分≤3的量表 , 患者在第3天达到完全自杀缓解率 。 分析是在意向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的 。
BMJ:氯胺酮用于自杀意念患者的紧急治疗
文章图片
与接受安慰剂治疗的受试者相比 , 接受氯胺酮治疗的受试者在第3天达到完全缓解自杀念头的人数更多:氯胺酮组83名受试者中有46人(63.0%) , 安慰剂组73名受试者中有25人(31.6%)(比值比为3.7(95%置信区间为1.9至7.3) , P<0.001) 。 这种效果因诊断而异(治疗:P<0.001;相互作用:P=0.02):双相(比值比为14.1(95%置信区间为3.0至92.2) , P<0.001) , 抑郁(1.3(0.3至5.2) , P=0.6)或其他疾病(3.7(0.9至17.3 , P=0.07)) 。 副作用较为局限 。
此外 , 研究人员还发现了精神痛苦的介导作用 。 在第6周 , 氯胺酮组的缓解率仍然很高 , 尽管与安慰剂相比无显著性差异(69.5%vs.56.3%;比值比为0.8(95%置信区间为0.3至2.5) , P=0.7) 。
由此可见 , 该研究的结果表明 , 氯胺酮治疗短期起效快、安全 , 并且对自杀患者的急性治疗具有持续的益处 。 合并精神障碍似乎是重要的调节因素 , 氯胺酮对精神疼痛的镇痛作用可能解释了其抗自杀效应 。
原始出处:MocraneAbbar,etal.Ketaminefortheacutetreatmentofseveresuicidalideation:doubleblind,randomisedplacebocontrolledtrial.BMJ.2022;https://www.bmj.com/content/376/bmj-2021-06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