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根:脊髓治疗,走向临床之路

文/陈根
脊髓损伤是脊柱损伤最严重的并发症 , 当损伤切断脊髓或破坏脊髓中的神经通路时 , 受损的神经纤维可能不再能够在大脑和肌肉之间传递信号 , 这种再生衰竭通常会导致严重和永久性的瘫痪 。 更糟糕的是 , 这些轴突无法再生 。
根据美国国家脊髓损伤统计中心的数据 , 美国目前有近30万人患有脊髓损伤 。 这些患者的生活可能异常艰难 , 只有不到3%的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能够恢复基本的身体功能 。 大约30%的人在最初受伤后的任何一年里至少要重新住院一次 , 每个患者一生平均花费数百万美元的医疗费用 。
并且 , 脊髓损伤患者的预期寿命明显低于没有脊髓损伤的人 , 而这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一直没有改善 。 目前 , 针对脊髓损伤导致的瘫痪的治疗方法仍然有限 , 脊髓损伤的预防、治疗和康复依然是当今医学界的一大难题 。
陈根:脊髓治疗,走向临床之路
文章图片
脊髓损伤的可治疗希望
脊髓和大脑是人类的中枢神经系统 , 大脑的任何指令都是通过脊髓传达到四肢的 , 同样 , 四肢对外界的感知也是通过脊髓传到大脑加以分析判定来做出反应 。 可以说 , 脊髓就相当于通讯系统中的电缆 。 脊髓的重要性也让脊髓成为人体结构里面保护最严密的一个器官——深藏于人体背后的脊柱里 。
尽管如此 , 疾病和事故仍然可以导致脊髓损伤 。 简单来理解 , 脊髓损伤就是由于疾病和事故导致神经跟外界切断联系 , 使得脊髓损伤以下的部位任何感觉和运动都会消失 。 更糟糕的是 , 脊髓损伤往往是不可逆的 。
早在一张公元前1700年的埃及医书上 , 脊髓损伤就被认为是不治之症 。 如今 , 4000年过去了 , 许多古老的疾病都在现代医学的高速发展下得到了医治 , 而脊髓损伤的治疗却至今没什么进展 。 面对脊髓损伤 , 人们能做的 , 可能只是用大剂量的激素减压 , 减少脊髓损伤的继发性损伤 , 帮助病人适应截瘫的生活 。
究其原因 , 是因为通常来说 , 人体的很多组织器官 , 例如皮肤、骨头 , 一旦损伤以后它会激发机体形成一个适合再生的微环境 , 这会帮助人体进行皮肤修复、骨融合 。 比如 , 将人体的组织器官切除一小块放在显微镜下看 , 就会发现外面的外基质形成的骨架 , 主要是胶原蛋白这类支架 , 还有各种不同的组织细胞在空间里排布 , 另外还有很多可融性的、特定分布的 , 包括梯度分布的信号分子能帮助这些细胞生活生存 。 但是脊髓损伤以后 , 中枢神经系统却会形成一个抑制再生的微环境 , 干细胞也不能分化成神经元 。
面对目前有限的针对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 , 科学家们一直在不断尝试新方法帮助患者重新站起来 , 其中一条治疗路径 , 就是开发出一种可应用的治疗性神经技术 , 来提高患者的行动能力 。 毕竟在大多数情况下 , 一些瘫痪患者的大脑和损伤后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之间仍然存在一些连接 。 虽然已经不能正常行走 , 但这些患者仍具备一些简单的移动能力 。
一直以来 , 科学家们就希望通过神经电刺激 , 恢复这些患者的运动神经元信号连接 , 从而实现患者的行走康复 。 基于此 , 在腰骶脊髓上进行硬膜外电刺激(EES)成为被广泛研究的技术之一 。
通常 , EES是通过背根在脊髓入口处招募传入纤维 , 从而导致运动神经元的激活 , 这些运动神经元嵌入由这些纤维所在的根神经支配的脊髓节段中 。 因此 , 针对单个背根可以调节特定的运动神经元 。
事实上 , 早在30年前 , 就有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表明 , 硬膜外电刺激(ESS)可以恢复脊髓损伤患者的的行走能力 。 但这需要数名理疗师的协助 , 经过数月高强度训练才行 , 而且成功案例极其有限 。 如果将这些复杂的、罕见的案例转化为一种可普遍应用的治疗方法 , 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